本篇文章685字,读完约2分钟
我们的见习记者卢雨航
2007年4月2日,包括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和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内的四家外资法人银行成为首批在中国注册的法人银行,标志着这些外资银行可以率先在中国正式推出人民币综合业务。这是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重要举措,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稳步推进和扩大金融开放的标志性事件。
截至目前,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已达39家。根据各法人银行发布的2017年年报,汇丰中国的总资产已达到4679.36亿元,远远领先于其他法人银行。作为2000亿元俱乐部的成员,渣打银行中国和东亚银行中国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花旗集团中国排在三菱UFJ银行(中国)之后,排在第五位。
“取消对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平等对待境内外资本。允许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同时设立分支机构。”今年4月11日,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宣布了今年将实施的11项金融开放措施。
从取得法人资格到现在,中资银行的“国民待遇”不断迎来,以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和花旗集团为代表的外资银行在中国内地扎下了根,在不断扩大的开放红利中茁壮成长。
出发点:建立公司银行模式
“过去一年的变化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可操作的。转型为企业银行后,文化更贴近当地,业务与当地的融合也更紧密。”在公司银行成立一周年后,时任花旗银行中国区总裁的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四家在华业务规模最大的外资银行的公司化重组,使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打破了以往“分行主导”的市场格局,迅速向“公司主导”转变,为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标题:从第一批法人银行到“国民待遇”加身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0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