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0字,读完约4分钟
资料来源:国家商业日报
“即使一个孩子不上公立学校,他也可以在这座20层楼的大楼里完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课程,甚至包括申请出国留学。”这是对北京海淀黄庄一所培训机构所建办公楼的生动描述。
学科竞赛、兴趣班、智力训练...许多孩子放学后都被挤在课外时间里,他们父母的口袋也逐渐被各种各样的盈利性班级活动掏空了。
鉴于一些地方的现状,教育部最近宣布将大幅减少学科竞赛的数量,原则上义务教育阶段不举办竞赛,竞赛也不收费。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福音。
竞赛活动不允许收费
12月13日,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今年2月,教育部发布公告,提出了“明确管理权限、重新注册审批、严格组织实施、加强日常监管、限制成果使用、促进社会共治”等6项规范竞赛活动管理的措施,查处了一批非法竞赛活动。"数量要严格控制,特别是大幅度减少学科竞赛的次数."
市教委副巡视员冯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培训等级证书和培训结果应与初中和小学入学考试脱钩。
吕玉刚表示,目前正在对比赛进行清理和鉴定,主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资格必须符合要求,主办单位必须是在中央政府编制并由民政部登记管理的正式机构;其次,定位必须正确,体现素质教育的定位。原则上,不应该举行义务教育竞赛。
“此外,应该严格控制参赛人数,特别是要大大减少学科竞赛的次数。最后,我们应该坚持公益,不应该对竞争活动收费,也不应该以任何方式转嫁成本。经鉴定,将不组织名单以外的全国性比赛。同时,各省要认真制定本地区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从严控制,加大查处力度,切实规范各类中小学生竞赛活动。”吕玉刚说。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褚赵辉在接受《国家商报》采访时表示,大量竞赛和机构的出现,客观上很容易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估体系,让学生和家长将注意力集中在校外。“事实上,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学校上,为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是本末倒置,忽视学校的学习和考试,通过竞赛活动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记者注意到,今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全国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详细规定了报名条件、报名流程和组织要求。通知中清楚说明,比赛及比赛结果将不作为中小学招生的依据。竞赛产生的文件、证书和奖牌均标有教育部批准文号和“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依据”字样。
促进课后服务的实施
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和减少竞争活动的同时,教育部还对校外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吕玉刚指出,为了充分发挥中小学课余服务的主渠道作用,普遍建立灵活的离校制度,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服务费或代理费等方式筹集资金,对参与课余服务的学校和教师给予适当补贴,从而有效保障课余服务的发展。
“根据这些政策要求,教育部加强了各地的调研和指导,促进了经验交流,促进了各地经费保障机制的完善,完善了教师激励政策,丰富了课外服务内容,努力解决了家长在课后3: 30接送孩子的问题,缓解了学生的课余压力。去校外培训机构接受培训的压力。”吕玉刚说。
《国家商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据教育部统计,北京、浙江、安徽、广东等13个省出台了课外服务实施办法,天津、济南、青岛、沈阳、长春、武汉等城市基本实现了城市小学课外服务的全覆盖;24个大城市(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10个省会城市以及福州、南昌、郑州、长沙和贵阳)近70%的小学提供了课外服务。
褚赵辉说,推行课外服务,建立灵活的离校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校里学得好的重要措施。“课外培训机构的吸引力在于其巨大的需求。然而,校外辅导机构在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和学科设置等方面都没有完整的监控体系。因此,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留院辅导,是缓解校外培训热、防止课外负担过重的重要出发点。”
此外,冯在新闻发布会上还透露,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要求,北京市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构建了规范校外培训发展的长效机制。召开校长座谈会,明确要求招生不得与校外培训机构挂钩。同时,明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的设计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做好校外培训机构的组合治理。
来自金融部门金融渠道的作品都是有版权的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将被视为侵权!
标题:家长少花钱 孩子省负担!教育部出手监管这类课后活动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