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起,气象部门在国务院关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总体规划下,开始在三江源地区开展人工增雨增雪生态修复作业。多年的实践证明,人工增雨增雪可以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空中云水,有效缓解干旱地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增加黄河和长江的径流量,保障农牧业生产,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为整个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国水塔”之称,也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区。自2006年起,气象部门在国务院关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总体规划下,开始实施基于生态恢复的人工增雨除雪。到2017年,三江源地区降水量将增加577亿立方米,黄河径流量将增加89亿立方米。
从一滴水到一个湖,现在,有很多绿草和碧波荡漾的水波,我们国家的人工影响天气给这里带来了活力。
从黄河源头的千湖归来
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被誉为“黄河源头第一县”。在这位63岁的藏族老人的记忆中,玛多县甚至有降水,一年有300多个雨天。但后来,草原大面积退化,雨越来越少。
2003年12月,玛多县境内被称为“黄河姐妹湖”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水位明显下降。其中,鄂陵湖的出水口在历史上首次被切断,使黄河源头的生态环境变红。
青海省气象局副局长李表示,三江源地区生态恶化趋势日益加剧,面临着湖泊和沼泽面积不断缩小、水源水量逐年减少的困境。尽管青海水资源丰富,但其时间空分布不均,尤其是在东部农业区。此外,土壤侵蚀越来越严重,土地被风、水和冻融侵蚀。黄河和长江每年的输沙量达到1亿吨,生物多样性也遭到破坏。
数据显示,近50年来黄河源区年平均降水量为326.3毫米,而2003年仅为24.1毫米,蒸发量高达429.9毫米。源头没有水喝,曾经生活富裕的玛多县变成了入不敷出的贫困县。
“近几年来,雨多了,风少了,沙少了,扎陵湖和鄂陵湖的水位高了很多,富水植物也有所恢复。”嘎查蔡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生态移民、人工增雨等措施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恢复,玛多县草地退化趋势得到遏制,湖泊水域面积明显扩大,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功能逐步提高,黄河源头的“千湖景观”重现。
玛多县是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变化的缩影。
自2006年以来,青海省气象部门在三江源地区开展了生态保护人工增雨。“在过去的冬天,我们基本上无法在下午出门,因为沙尘暴太强了,而且当空刮风时,空气中夹杂着垃圾和黄沙。”出生在玉树、成长在玉树的国家林业局工程师吴金堪卓见证了三江源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现在,冬天出门不成问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更强了,大家都知道气候的改善有助于人工增雨。”
截至目前,扎陵湖和鄂陵湖面积分别扩大了29平方公里和59平方公里,三江源高覆盖草地面积增加了6725.39平方公里,湿地面积跃居全国首位;黄河上游的唐乃海水文站和长江源区的直门达水文站的涌水量分别增加了19.5%和37.0%,水资源短缺状况有所改善。黄河上游水库库容大幅扩大,新增发电量142.17亿千瓦时,直接经济效益31.28亿元。
科学发展“软硬兼施”
青海省人工增雨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使用地面高射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自1997年以来,抗旱增雨作业已扩大到人工增雨,目的是增加水资源储存。
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副主任王立军告诉记者,针对独特的高原环境,他们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包括黄河上游河曲地区人工增雨效果预评价试验技术、飞机人工增雨效果物理试验技术、人工增雨效果数值模型试验技术。
截至目前,全省9个州(市)的39个县开展了影子操作。每年租用两架飞机在东部农业区和三江源地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地面操作点的数量从2004年的220个增加到2017年的371个,影子业务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的最终评估也在中国提升到第八位。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底突破影子业务的关键技术,建立集约化的综合业务平台、智能地面作战物联网系统和国内先进的观测测试基地,形成以飞机作战为主体、地面作战为补充的影子作战。大格局,全面实现影子业务的现代化。”李对说道。
“影子”帮助保护生态
在整个高原生态环境系统中,水是核心要素。青海以人工增雨为突破口,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空中云水资源,努力缓解干旱地区严重的缺水状况,增加黄河和长江的径流量,保障农牧业生产,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为整个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借助数字,你可以灭火和保护树木。10月初至次年4月底,降水量明显减少,果洛林区处于火灾危险性较高的月份。
“一旦发生火灾,借助人工雨雪,其效果相当于数千人的灭火工作量;为了增加林区的降水量和改善空气体的湿度,它可以有效地减少火灾安全隐患。”果洛市气象台预报员马介绍,2017年果洛市冬春两季森林防火人工增雨持续144天,有效缓解了林区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水平,降低了火灾发生频率,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
借助数字,干旱可以变成湿气。受气候特征和降水形势的影响,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每年春季都会发生俗称“卡脖子干旱”的干旱,导致农民不能按时播种,冬小麦等作物无法出苗。近年来,青海省气象部门在春播准备的关键时期,不得不在东部农业区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以确保第一场透雨如期到来,帮助春耕生产。2013年至2017年,冬春年平均降水量增加6.97亿立方米,人工增雨率平均为13.6%。
“中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提高空中云的水资源开发能力是大势所趋。其中,开展大规模、常态化的生态恢复增雨作业,补充生态用水,扩大湖泊湿地面积,增加草地生物量和覆盖度,已成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郭虎表示,未来中国空中国云的水资源利用将继续从防灾减灾、紧急抗旱、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等方面推进。(记者郭景元)
编辑:陈亚男
标题:从一滴水到一片湖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