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81字,读完约2分钟
在中央农业局和农业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中,“三清理一改革”(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农村池塘沟渠、清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改变不良习惯)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改变村民的不良习惯将成为改善生活环境的一项艰巨任务。
村民不良习惯的突出表现是随手扔垃圾,把生活垃圾扔在房子的前后,把污水扔在门前的路上。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只注重硬件工程,如修建污水处理设施、拆除老房子、粉刷白墙、修复农村道路等,而忽视了村民不良习惯的改变。要保证农村环境整治的长期效果,不仅要改善硬件,还要改变村民的不良习惯,做到标本兼治。
首先,让村民们有一个扔垃圾的地方。对于交通便利的村庄,可实行集中居住和社区管理、生活垃圾分类、定点投放、村(居)民管理、乡(镇)收运、县处理或社会化管理模式;对于交通便利的村庄,可以增加垃圾箱的数量,方便农民就近倾倒垃圾;对于分散的村庄,可以统一指定垃圾安置点或垃圾房,由村民小组负责管理。村委会将安排专人及时清运,以便与乡镇垃圾处理工作做好联系。
第二,制定规则约束村民的不良习惯。乡镇政府应当将农村生活环境管理纳入村(居)委会管理事务,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垃圾处理管理条例和村民公约。村(居)委会应将垃圾管理纳入其职责范围,并与村委会的年度考核奖惩挂钩。同时,加强村民自治,开展相互监督,选择有责任心的村民担任垃圾管理监督员,说服和制止村民乱扔垃圾。积极创新引导方式,将农民遵守垃圾处理管理制度、规范投放、分类回收等行为纳入“文明村居”、“五星级家庭”、“环保家园”等考核内容,引领卫生、环保、文明的现代新风尚。
三是加强宣传,逐步提高村民的文明素养。要采取适合农村、符合村民特点的宣传形式、内容和方法,少讲真话,多用围绕村民的东西来教育周围的人。宣传要把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改变村民行为习惯作为农村文明建设的一项长期工作,不断增强村民的规范意识和文明素养。同时,要做好垃圾分类知识的传播工作。只有解决了农村垃圾分类回收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村民“随手扔”的习惯。(刘贤春)
编辑:计然
标题:村民垃圾“随手扔”该怎么办?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