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81字,读完约2分钟
“看这谷物多饱满!”“气味?空米的味道仍然漂浮在空气中!”……
不久前,由吉林农业大学教授赵兰坡率领的验收专家组来到吉林省松原市郭谦县陶浩泰乡沙家围子村,对大型种植户朱洪德的水稻示范基地进行了现场测产。结果是喜人的:600亩土地平均亩产619.7公斤,赶上了当地高产田的水平。
你知道,这不是普通的稻田。在改良之前,这里是一片严重的盐碱地,没有庄稼。
“如果没有胡老师的先进技术,这片盐碱地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水稻!”朱洪德的脸又黑又红,他很理解地说:“你还是要相信科学!”
朱洪德提到的“胡先生”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胡。2006年回国后,他受雇于中国农业大学。他从工作中了解到中国有5亿亩盐碱地,改良的前景是巨大的,所以他把研究重点转向盐碱地的生态修复。他带领研究团队常年扎根松嫩平原,专注于盐碱地改良。几年来,他们开发和总结了一套高效海水淡化技术和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该技术体系已在白城、松原、大庆示范推广,平均亩产500公斤。
“我严格遵守规则,从土地整理到排水时间,从什么肥料到选择哪个品种,我一点也不马虎。因此,这一改进在同一年是有效的。”朱洪德高兴地说,今年6月种完秧后,他拿出两块稻田,分别放养河蟹和鱼。“田里的水质很好,盐很好,螃蟹和鱼长得很好。明年,我要在所有的稻田里养鱼和养螃蟹,这样我就可以有额外的收入。”
"改良盐碱地的成本不低吗?"记者问道。
“天上不会掉馅饼,盐碱地改造不会投资钱?但是钱不会白投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已经赚回来了。”他算了一笔账:一次性投资约2000元改造一亩盐碱地,两年种植的水稻全部收回。“我听了胡老师的话,按照绿的要求种了米。由于大米的高质量,今年已经向外国客户预定了55亩大米。一亩地的押金是3000-5000元,效益更高!”
朱洪德告诉记者,除了郭谦县的600亩之外,他还在2017年转让了农安县哈拉海镇的1400亩盐碱地。他说:“只要你相信科学,并按照科学行事,你就不会受苦。我打算明年再转让1800英亩土地。”(赵泳鑫)
《人民日报》(2019年11月22日,第18版)
编者:纪爱玲
标题:重度盐碱地 蟹肥稻花香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