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27字,读完约9分钟

农业和农村的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了农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性是农村振兴的关键。为应对农业面源污染、生态退化、产业转型升级、环境恢复治理等挑战,国家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草原生态补贴和激励政策等。,并发起了防治农用薄膜污染的尝试。各地也在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绿色发展道路,在创造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的同时,正朝着工业繁荣、农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向发展。从今天开始,这一版推出了一系列的规划,重点放在各地促进农村振兴的生态发展实践上。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一年前,甘肃省临泽县古寨村的王育才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官员。就在去年10月,这位老农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被选为村里塑料薄膜回收站的站长。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过去,地膜留在地下,这不仅影响来年作物的发芽,而且冬天还会吹到房子前面的任何地方!”王育才说,从去年10月开始,村里开始鼓励农民回收塑料薄膜。"现在,超过22吨的垃圾被回收利用,这个村庄变得更加干净了."。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三分之二为沙漠和戈壁,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张掖著名的丹霞国家地质公园部分位于临泽县。亿万年前,地质运动、流水和风蚀共同造就了这里多彩的丘陵和红砂岩地貌。现在,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威胁,为了农村更美好的未来,临泽市开展了一项反对白色污染的实践。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村子里建了一个回收站,废弃的覆盖物可以用来换钱

“王右军,100公斤,100元;王伟新,76公斤,76元……”在古寨村废旧塑料薄膜收购的账簿上,王育才认真地写下了每一笔收购记录。“姓名、重量、数量和时间不能漏掉,手机号码要写清楚,以便检查或回访。”他说,在购买时,有必要仔细检查塑料薄膜是否有树枝和淤泥。如果杂质太多,让农民在收集之前先清理干净。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去年,古寨村专门设立了一个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回收点。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使用了大量的塑料薄膜,但塑料薄膜难以降解和回收,大量残留薄膜造成白色污染。秋收后,风一吹,塑料薄膜就飘满了群山,影响了村庄的外观。大量废塑料薄膜残留在农田中,也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甚至导致作物减产。为了创建废旧塑料薄膜回收示范县,临泽市在废旧塑料薄膜回收、新型塑料薄膜生产和使用标准等方面做出了努力。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2017年,在中央政府下达的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任务清单中,有约束性任务分配给甘肃省创建45个废塑料薄膜回收示范县,临泽县就是其中之一。当地政府从塑料薄膜销售源头开始进行防控,建立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回收体系。同时,补贴废旧塑料薄膜回收,有效调动了农民、合作社和企业的积极性,显著促进了农业的绿色发展。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我们村有耕地5328亩,其中80%要用塑料薄膜覆盖,一年要用20吨左右。”古寨村党支部书记王伟兵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塑料薄膜已经在村里广泛使用。“以前,人们没有环保意识,塑料薄膜不是没有被收集起来扔到地里,就是在播种前被刮掉烧掉。”。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王伟兵告诉记者,塑料薄膜没有回收,这带来两个后果:第一,村庄看起来肮脏和凌乱;第二,土壤肥力下降。“几年前,800公斤的玉米可以在一英亩土地上高产种植,然后慢慢降到600公斤以上。同样的土地,同样的水和肥料,但产量显然要低得多。”。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临泽年降水量只有130毫米,但蒸发量高达2000毫米。在这种情况下,地膜可以起到增温、保湿和除草的作用。”临泽县农业委员会主任魏振爱说,当地耕地面积为51.7万亩,“其中地膜覆盖45万亩”。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据报道,目前还没有完全可降解的地膜。郑伟艾说,如果塑料薄膜留在地面,它将影响土壤骨料结构,导致土壤压实和透气性差,这反过来将影响耕地质量。“水不能渗下,作物根不能扎下,秧苗不能钻出,出苗率低,生长不良”。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自2016年以来,林泽一直呼吁农民和蔬菜作物合作社采取主动回收塑料薄膜,但它没有取得很大成功。王伟兵说,激励政策出台后,农民逐渐获得了积极性。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目前的政策是按1元/公斤的价格回收,即5公斤旧地膜换1公斤新地膜。”王育才说,现在秋收后,经常可以看到老人和孩子在田里捡地膜。虽然没有多少钱,但它能以某种方式补贴家用。刮风时,覆盖物碎片到处飞,村庄周围的白色污染消失了。这个村庄的外观干净多了。据统计,去年临泽市回收废塑料薄膜近2100吨。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控制产销来源,推广使用新的国家标准地膜

几年前,临泽农民大多使用厚度为0.008毫米的旧国家标准薄地膜,由于价格低廉,这种地膜在农民中很受欢迎。“但是,这种地膜使用后极易破碎,不利于机械捡拾,人工捡拾非常困难。”魏正爱说道。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从2016年开始,当地人开始推广使用新的国家标准厚度超过0.01毫米的厚地膜,但起初人们并不购买。“原来,5公斤的超薄塑料薄膜可以覆盖两亩地,最高每亩30元。如果用厚膜,同样的5公斤只能覆盖一亩地,价格是原来的两倍,一亩地要60元。”王伟兵说。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一方面,我们宣传塑料薄膜污染对农民的危害,引导群众清除残留的塑料薄膜,提高土地产出的收入;另一方面,严禁使用旧的国家标准薄地膜,推广使用新地膜,同时加大机械化捡拾技术和机械的研发力度。”魏正爱说,事实上,只要使用一年,普通人就会知道新地膜的好处。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新型地膜保温保湿效率高,不易破碎,更有利于铺膜机和捡拾机的机械化作业,基本上不用人辛苦。”魏正爱说,原来的不循环利用,影响了播种和施肥的效率,也需要补种,浪费时间和劳动力。“再加上实施获奖回收和折价贴换等补贴政策,临泽县基本实现了新国标塑料薄膜的全覆盖”。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同时,临泽市加大了对塑料薄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检查力度,从源头上防止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塑料薄膜进入市场。"该县禁止出售旧的国家标准地膜."魏正爱说,每年春耕前,全县将组织农委、商业、供销社、公安局等部门对全县塑料薄膜销售商店和市场进行联合检查,凡销售旧国标塑料薄膜的,一律予以没收和处罚。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据了解,临泽的许多村庄都将使用新的国家标准地膜及其回收纳入了村庄规定。王伟兵告诉记者,该村实行按田到户管理。如果有残留的地膜,将会找到相应的农民,并在沟渠和道路等公共区域划分责任人。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在临泽,许多农民的土地上种植着种子生产企业委托的玉米。在辽宁泉镇,党委副书记杨娇说,乡级种子生产企业和村委会签订的种子生产合同明确规定,秋收后,农民应清理回收塑料薄膜,并交给村回收点,否则将扣除种子生产资金。“这笔钱将用于村委会雇人回收塑料薄膜。去年,全镇免费发放了6000个编织袋,动员群众自觉回收塑料薄膜。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完善塑料薄膜回收机制,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

如今,临泽县有71个“站长”王力可育才。临泽县按照“定点、专业人员、标识清晰、制度完善、辐射面广、拖运车辆、计量设备、消防设施、台帐和考核”的标准,建立了14个镇级回收站,71个村都建立了废旧塑料薄膜回收网点,形成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回收体系。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总的来说,再生胶片县政府每公斤补贴2元钱,其中1元钱补贴给回收商,1元钱补贴给运输和加工企业。”魏正爱说道。临泽县还为大型种植户和合作社提供塑料薄膜补贴,每吨补贴1000元。去年,廖泉镇的五个村庄得到了总计6.9万元的补贴。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2017年,林泽被原农业部指定为农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县。该试点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塑料薄膜生产企业统一供膜、统一铺膜、统一回收;塑料薄膜回收的责任从用户转移到生产商;农民从购买产品转向购买服务;推动塑料薄膜生产企业回收废旧塑料薄膜。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日前,记者在甘肃宏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仓库看到了堆积如山的回收塑料薄膜..该公司办公室主任胡表示,从2016年至今,该公司已累计回收废弃地膜3300多吨,全部来自临泽的乡镇。“现在,它每年生产大约3000吨新的国家标准地膜,并向整个河西地区销售。目前,我们正在加紧建设一条回收废旧地膜的新生产线,并将在未来将废旧地膜制成其他塑料制品。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此外,临泽县还成立了12个“联防联治”专业合作社,为种植者和种子生产企业提供标准的塑料薄膜配送和生物农药生产服务。“这些合作社相当于提供标准化服务的专业团队,农民、合作社和企业选择独立购买服务。”临泽农业技术中心副主任赵亮说。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据记者了解,甘肃的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在45个示范县建立健全塑料薄膜回收网络,塑料薄膜回收率稳定在80%以上,有效防治白色污染。魏正爱表示,临泽县将进一步加强废旧塑料薄膜回收监管,推进市场化回收体系建设,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确保农业安全和农村清洁。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扩展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坚决防治污染的意见》指出,要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修订和严格执行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标准,严格控制剧毒和高风险农药的使用,提倡用有机肥代替化学防治病虫害,加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关于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指出,废塑料薄膜和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体系有待完善。加快引进新的地膜标准,依法强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符合标准的加厚地膜,在县域开展地膜全回收、土壤残留消除等试点。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集中处理制度,落实用户的妥善收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回收责任。(记者文赋)

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4日,第13版)

编辑:陈亚男

标题:这儿的农田 残膜不再漫天飞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