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小溪蜿蜒曲折,被鹅卵石冲走,三三两两地躺在岸边,晒着太阳。微风习习,芦苇、莲花和青葱摇曳,成群的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这不是郊区的山涧,而是位于北四环中路的亚运村中央花园。这种野生清溪是北京第一个保护和恢复小型和微型湿地的示范工程。经过半年的建设,这个湿地已经基本形成。虽然“装修”的招牌还没有拆除,但它已经吸引了很多游客。
在北京,“小微湿地”的建设刚刚开始。与著名的野鸭湖湿地、寒石桥湿地和翠湖湿地不同,小湿地和微型湿地面积很小,不超过1公顷,旨在利用城市有限的水资源,创造适宜动植物栖息的环境,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缓解热岛效应。
示范项目位于亚运村中心花园的南面,占地约4100平方米。在转变之前,它是一条干燥的溪流,景观差,土壤贫瘠。现在,通过梳理地形、补充再生水、种植水生植物和架设木板路,外观已经完全改变,这给高楼林立的亚运村带来了郊区的野性。
湿地在有灵魂之前就有水。在这个示范项目中,虽然小溪不长,但它模仿了大自然中的山溪,而且非常蜿蜒。岸边看不到水泥,但有十多种水生植物,如芦苇、蕨菜和青葱,它们自然与水面相连。更有趣的是,水流中心的河床上覆盖着几块大石头,这样游客可以在石头上过河,这有点像在山里过河。
据市园林绿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小微湿地”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生活在城市中的小动物提供一个庇护所。近自然水系的建设也方便了他们在这里找到食物和休息,更加安心。除了吸引水系统,浆果、坚果和蜂蜜植物被种植在周围,为小动物提供“口粮”。
为确保水质清洁,本次试点采取了多项保障措施,如根据“海绵城市”理念,在湿地基质上铺设沙砾层,对水质进行过滤和净化;水底种植沉水植物,建立“食藻昆虫-水下森林”的共生生态,水域自然净化。目前,雨季即将来临,这个小湿地也将承担起收集雨水和补充城市地下水的功能。
这些天,气候很热。虽然它还没有完全完工,但它周围的许多居民迫不及待地漫步到水边,享受凉爽,享受自己。为了方便市民休闲,在“小湿地”上设置了木制栈道,并在水边修建了休闲走廊,大量的树木和灌木被重新种植。现在,每天早上和晚上,老人带着他们的孩子去小溪里玩,看蝴蝶和蜻蜓在草丛中飞翔。大人和孩子都很开心。
亚运村“小微湿地”的建设是该市城市生态恢复的一次尝试。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这种小规模的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将会在有条件的城市地区进一步推广,近年来建成的大规模城市森林将会使城市生态更具活力。(记者王海燕)
编辑:张静文
标题:北京市首个“小微湿地”雏形初现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