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1字,读完约4分钟
青花瓷源于中国,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冷静和含蓄。骨质瓷创立于英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档的瓷器之一。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梅州市大埔县艺丰源实业有限公司创意设计总监黄,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融合创新了代表中西陶瓷文化的两大典型元素,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大埔高档青花瓷。
图为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黄接受记者采访。本报记者杨阳腾照片
54岁的黄是广东省四大陶瓷产区之一的大埔县高陂镇人。陶器生产早在商周时期就开始了。陶瓷工业已发展了800多年,享有“中国青花瓷之乡”、“南国瓷都”、“陶瓷之乡”、“白玉之城”的美誉。受丰富陶瓷文化的影响,黄从小就热爱陶瓷艺术。1979年高中毕业后,他和当地的老艺术家一起学习陶瓷设计,并在白色轮胎上绘画。“我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绘画艺术教育,绘画技巧是由大师传授的。”黄告诉记者,在学习传统、苦练手艺的过程中,正是在师徒的传承中,他慢慢体会到了“泥”变成艺术的神奇,对这个传承了几千年的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图为广东陶瓷艺术大师黄。本报记者杨阳腾照片
“做瓷器艺术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它真的需要“工匠精神”。以谨慎、耐心和毅力对待这一职业,并逐步坚持下去。”黄,从事陶瓷艺术近40年,喜欢听古典音乐。与与人打交道相比,他更喜欢并且更擅长与瓷器打交道。"陶瓷也是有生命的,它们与陶瓷艺术无声地交流,所有的浮躁都会被抚平."黄对说道。
图为广东陶瓷艺术大师黄创作的青花瓷器。本报记者杨阳腾照片
黄擅长陶瓷产品造型设计,喜欢将山水、人物、花鸟融入釉下彩绘画中,用山水中的动作和花草之间的趣味讲述故事,表达现代人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和向往。同时,借助笔墨选择、装饰技巧和风格表现的调整,陶瓷艺术被赋予了更丰富、更多样的内涵。在黄的创作内容中,特别喜爱中国文化元素,梅、兰、竹、菊、诗词典故是其创作的灵感来源。“陶瓷既是日常生活用品,又是艺术作品。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这是青花瓷艺术创作几千年不变色的精神瑰宝。”黄的代表作有《高石图》、《美丽的山国》、《江南春晓》、《访友》等。,这些都是从祖先的经典文化中获得的灵感。
图为一丰源实业公司展示的一系列高档手绘青花瓷花瓶。本报记者杨阳腾照片
在黄40年的艺术创作中,善于继承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他在学习前人技法的同时,在颜料、泥釉制备和绘画技法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创新,使传承技法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淡雅明丽、细腻设色”的独特艺术风格。“作为一个从事陶瓷艺术多年的工匠,我们应该对陶瓷艺术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尝试,这也是我愿意花大力气开发高端青花瓷的目的。”黄对说道。
图为广东陶瓷艺术大师黄创作的青花瓷器。本报记者杨阳腾照片
黄说,青花骨瓷是由牛骨粉、粘土、长石、等制成的瓷器。,并在高温下煅烧。因其“薄如纸、白如玉、亮如镜、响如声”等显著特点而被誉为“瓷都”。与传统的青花瓷相比,骨瓷的烧成温度应达到1200度,这就要求有很高的理化指标,如整齐度、白度、透明度和热稳定性。
这在技术上很困难,而且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做还是不做?黄选择了前者。2008年,他和易丰源的R&D团队开始了漫长的探索之路。首先,他们尝试小杯子和盘子,开发样品,尝试烧制,失败,改造,再失败,再改造...直到2014年初,他们终于找到了规则,尝试小批量生产,最终实现了稳定的批量生产。2017年,大型工艺骨瓷将被烧制。“困难越大,机会就越大,所以在很少有人尝试的领域,我们越想探索和寻找机会。”黄对说道。
图为黄与梅州陶瓷工匠黄锦田、手工绘制的中国最大的青花瓷器《清明上河图》。本报记者杨阳腾照片
今年5月,黄、梅州陶瓷工匠黄锦田、手绘了中国最大的青花骨瓷作品《清明上河图》,并成功在深圳文化博览会上亮相,一举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这件艺术品的盆径为101厘米,高38厘米,厚度只有5毫米。盆的青花釉光滑透明,手绘线条细腻流畅,画面中的人物生动形象,整个瓷器洁白细腻,透明轻盈。据黄介绍,由于骨质瓷生产过程中对各项理化指标要求极高,瓷块越大,坯体的高度、厚度和直径越难控制,生产过程难度大,成型率低。这项工作花了17个月才完成,从空白到绘画,再到成功烧制。
标题: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黄建宏:40年专注青花瓷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2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