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12字,读完约7分钟
“十多年了,我还是想再出去学习,但我不能离开。”观众中的年轻人笑了。今年“五四青年节”那天,在陕西省渭南市委组织部的会议室里,10名各级选拔出来的年轻干部正在听着从岗位上回来的干部们讲述他们的经历。几天后,他们也走上了就职的同一条道路。
自1995年以来,渭南和福州就有互派干部的传统。2014年,渭南与福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青年干部上岗常态化机制。在过去的23年里,105名干部被分9批互派。这些年轻干部逐步走上了重要岗位,承担了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
解放思想
“出去后,我的眼睛更大了。”
渭南区域合作协调办公室主任李传华三年前的夏天在福州上任。刚下飞机,李传华就出了一身汗,天气太闷了。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年的就业后过程中,除了天气的差异,他意识到了东西方思想的差异。解放思想已经从口号变成了现实。
“市里一直坚持对口岗位。这样做的好处是,它可以满足本市培养干部的要求、接待工作的需要和我自身特点的发展。”李传华说道。因此,当他还是渭南市发改委节能中心副主任时,他以发改委副主任的身份去了福州。
“陕西省将今年定义为改善商业环境的一年。强烈的政府服务意识会吸引人才和资金,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如何做到呢?福州的一次实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传华说道。
当时,福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募人员,询问组织部门,一次招募20人,并招募办公室需要的任何人。李传华当时很困惑。招募之后,这些学生会在哪里找到出路?
当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解释说,他们在招聘时已经向大学生明确表示,但他们没有做好准备,但所有待遇都与官方工作人员相同。至于出路,有两个办法:一是考公务员,二是成为企业的后备人才。李传华说:“特别是第二条,很实际,很超前。当时,许多企业落户福州。在部里工作的大学生很受企业欢迎,因为他们熟悉业务。他们中的一些人可以直接担任总经理的助理,帮助办理所有手续。”
“我们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观念上相对落后。”渭南市统计局党委书记、局长严华凤有过三次离职经历,前两次是在江苏和天津,最后一次是在1999年。时任渭南市阜平县六谷乡党委书记的严华凤,到福州市静安区担任区长助理。他从工作中学到的经验中受益匪浅。例如,在发展经济时,地方政府提出,所有没有明确禁止的政策都应该敢于去做;任何被政策明令禁止的人都不能闯红灯,但是我们必须想办法把事情做好。
“我觉得,如果干部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他们就会变成井底之蛙。出去后,他们的眼界会开阔些。”严华凤说,“在一线,跟着有经验的领导干部去工作,处理一些事情,边说话边教书,进步很快。在职交流是提高干部素质的好办法。”
提高技能
“学习沿海的先进经验”
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促使这里的干部走出渭南,学习先进,迎头赶上。
渭南地处西部,财政收入有限。融资困难且昂贵,这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出生于经济学的李传华特别想了解福州一些企业的资本运营模式。“当时我看了一些资料,发现福州有80多家上市企业,直接融资500多亿元,而渭南没有一家。同时,福州市政府还组织300家龙头企业和245家成长型企业进行分类分析,积极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李传华说道。
2016年6月,李传华卸任后回到渭南。当时,国家鼓励企业发行债券,李传华就是做这个工作的,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由于国有资产变动涉及的手续复杂,李传华要求各县(市、区)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推动经验快速传递,专家分析原因发现缓慢。经过半年的努力,2016年底,渭南向国家发改委申报发行50亿元企业债券,2017年底获批发行40亿元。
其中,浦城县获得10亿元,这是全国首次批准贫困县。当时,国家发改委在陕西开了一个讲座,让渭南交流经验,特别是浦城的做法。”李传华说道。
“在职培训的目的是努力学习,找回真相,学习沿海地区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工作方法,并结合我们的优势找到发展的‘关键’。因此,工作是炼金术,而不是镀金。”渭南市科学技术协会党委书记杨希闵说。1999年,他和严华凤同批加入福州,后任渭南市商务局组织人事科科长。
为加大对青年干部培养选拔的支持力度,渭南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青年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优化干部结构的六项措施》。“这些具体措施的实施,把干部任用的‘机构权力’转变为‘实际权力’,鼓励了更多的年轻干部走上前线。到目前为止,分8批派往福州的63名干部期满后,有27名干部得到提拔,16名干部被调整到重要岗位。”渭南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孟晓军说。
改变工作方式
"马上做群众的事,做好群众的事."
在炎热的夏天,渭南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大楼的屋顶上竖立着八个红色大字“马上做,马上做”,公众可以远远地看到。据了解,包括财政、司法和养老金在内的58个单位已进驻该大厅,可接受404个项目。
"这种工作作风也是我们从福州学来的."李传华说:“我在福州任职的时候,深入调查了13个县市,走访的所有工业园区都能看到‘马上做,做好’的口号。”这八个简单的字是政府对人民的承诺和人民对政府效率的监督。群众的事情马上就办,而且办得好。”
这八个字打动了每一个在福州工作过或参观过、学习过的渭南干部。他们的结论是,“上级围绕基层,基层围绕企业,一切围绕项目”,这是福州各级政府工作的“规律”。
“20年前以福建为中心的经济建设的特点已经很明显了。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党掌握全局。”渭南科技资源协调中心主任徐发成说。1999年,他还是临时干部,时任渭南市澄城县外贸局局长,福州市闽侯县县长助理。
在他的印象中,渭南正在探索当时党政分开的经验,即党管什么,政府管什么。他到闽侯后,发现许多重要的问题都是由常委会决定的。
“党的干部注重各项建设,带领人民在发展经济中获得利益。群众会更加信任我们,把建设搞得更好,形成良性循环。”许法成说道。
在双方干部的积极推动下,永辉集团、三丰食品等10多个商业项目登陆渭南,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新项目;蒲城县城南小学的傅敏友谊小学、幼儿园和联普楼成为两地友谊的标志性建筑;两地的林则徐纪念馆相互举办展览,福州出现了华阴老戏和阜平阿房戏,两地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渭南市借鉴派在职干部到福州的成功做法,也向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委以及Xi、镇江派出了一大批优秀青年干部。此外,3000多名年轻干部被派到基层去“蹲点育苗”,并被挑选出来参加“三个硬仗”。
“这些干部的平均年龄是35岁,90%的人都有大专以上的学历。通过“互送、邀请、垂挂”的新型立体就业后模式,一大批思想活跃、懂经济、会干事的优秀青年干部脱颖而出,成为帮助渭南赶超的中坚力量。”渭南市委书记李明远说。
《人民日报》(2018年8月1日,第11版)
标题:挂职,要炼金不要镀金(干部状态新观察?年轻干部基层路)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2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