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3字,读完约4分钟
卢波
正确认识当前金融风险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明确风险防控重点,积极探索维护县域金融稳定的新途径,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金融风险防控奠定坚实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
当前县域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别
(a)社会和经济领域非法金融活动造成的风险。包括由企业、组织和个人牵头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互联网金融、金融诈骗和非法设立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业务。这些金融混乱扰乱和破坏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对县域金融稳定构成了威胁。
(二)金融领域管理不善造成的风险。主要包括:径流风险。这是金融机构最致命的风险,是由经营管理中各种风险因素的积累造成的。如果应急处理不当,金融机构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瘫痪、关闭甚至破产。决胜的风险对该县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内部控制和管理风险。这种风险涉及到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涉及到所有岗位和所有人员,表现为制度或操作程序导致的资金和财产损失、管理不善导致的不良资产以及管理不善导致的各种突发事件等。,这会直接造成利润和经营亏损的急剧下降,并对正常经营造成很大压力。包括:不良资产风险、支付结算风险、财务数据泄露风险、客户信息泄露风险、突发事件风险等。道德风险。金融机构内部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以违规甚至犯罪的手段攫取个人利益,危及金融机构的稳定运行和良好声誉。
(3)金融监管薄弱的风险。金融监管机构在人员、制度和体制机制上存在缺陷,导致错误、疏漏、措施不当和风险加大。
县域金融风险防控对策
(一)明确方向,抓根。县域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原则,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关系,为实体经济服务,防范和控制风险,牢牢把握无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防范和控制县域金融风险而努力奋斗。
(二)回到源头,防止脱离。增强金融服务县域实体经济的能力,从根本上为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奠定坚实基础。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是在一定阶段衍生出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县域金融机构坚持以实体经济的需求为导向,防止“从实到虚”,瞄准县域中小实体经济,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实现县域实体经济与金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推进改革,强约束。加快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改革,强化审慎经营约束机制,构建金融企业内部防火墙。改革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和根本出路,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应加大改革力度。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改革。第二,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级管理团队,提高管理层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有效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三是完善并严格执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形成自我防范、自我约束、自觉化解的风险防控机制。四是建立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积极开展风险压力测试,增强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四)建立机制,凝聚力量。探索建立县域金融风险防控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县域金融风险防控的合力。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把防范和控制县域金融风险、确保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发生、维护金融安全稳定运行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研究、部署和监督。要努力探索建立适合本县实际情况的金融风险防控领导机制,加强监管。由县委或政府领导负责,金融办负责承办日常具体事务,最大限度地协调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日常监管,形成有效的风险防控合力,提高监管效率和有效性。
(5)加大力度,严格监督。尽快梳理和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细则及相关操作程序,实现监管的科学化、有效化和规范化。一是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技能,增强对互联网金融等新金融风险的监管能力。二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地方监管部门要梳理和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为县域金融监管提供协调有效的法律依据。三是完善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风险预警监测和应急响应等监管手段,完善审慎监管的细则和操作程序。
标题:防控县域金融风险的对策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