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46字,读完约5分钟
滇池污染后,昆明人一直在偿还“环境债”。
十多年前,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湿地”的概念。当时,恢复滇池周边生态和建设湖滨生态被列入滇池治理的“六大工程”,成为滇池保护和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10年的“肺”和“肾”建设,初步建成了一条平均宽度约200米、面积约33.3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超过80%的封闭生态带,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为主体、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湖滨生态绿色屏障。
近年来,随着滇池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滇池湖滨带的生态状况逐年改善,一些在滇池消失多年的鱼类、鸟类和两栖动物重新出现,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经过景观改造的湿地公园也成为市民亲近滇池休闲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用10年时间造“肺”和“肾”
建设33.3平方公里的湿地
湿地、森林和海洋被称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地球上具有许多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原料和水,而且在维护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保护水源、蓄洪抗旱、减少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和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经过四次大规模围湖造田,4万多亩滇池水域变成了农田,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加快了湖泊淹没的进程。同时,由于水生生物繁殖生境的破坏、滇池水生动植物资源的减少以及湖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昆明八大景区之一的“烟桥烟柳”也消失了。
为了恢复滇池的生态环境,2003年,昆明开始在官渡、西山、呈贡、晋宁等县建设湖滨生态湿地。“十一五”期间,生态修复和建设项目正式纳入滇池治理“六大工程”。
到“十二五”末,滇池湖滨33.3平方公里已基本建成连片湿地。之后,逐步进行升级改造,让污染源退出。生态建设使亲水空之间的人工干预合理化,并使自然恢复最大化。滇池“肺”和“肾”的湿地建设,实现了水、土壤和植物之间的友好交流,不断消化水体中的富营养化、氮和磷,不断净化滇池水质,逐步恢复湖滨带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随着生态修复工程的不断推进,兼顾生态和景观功能的“永昌湿地”、“老鱼河湿地”、“王官湿地”、“斗南湿地”等湖滨生态湿地不断升级改造,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也成为度假市民休闲放松的目的地。
生态恢复
各种稀有生物重返滇池
“湿地不是万能的。单纯依靠湿地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滇池水污染状况的,但恢复湿地对改善滇池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环境应急专家、国家水专项湖泊专题专家组顾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原常务副所长刘永定表示,湿地的作用是使滇池沿岸原有的水生植物、水禽等水生动物尽快回归,从而尽快恢复滇池沿岸的生物多样性。只有当湖泊周围的生态环境恢复到良性循环,滇池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自净,即发挥湿地的第二个作用——拦截和净化污染物。“滇池的水和土地是连在一起的。有水、土壤、植物、鸟和鸟类等。,以建立一个完整的滇池湖滨生态系统。”
2016年,昆明市颁布了《昆明市滇池周边生态区保护条例》,建议将滇池内的鸟类繁殖和洄游场所、鱼类产卵场和本地水生植物生长区列为重点保护区。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可以进一步保护和恢复滇池的生物多样性,对提高滇池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了解滇池水生态的变化,近两年来,云南省行政管理局滇池生态研究所组织了滇池湖滨带的生态调查,包括鸟类、鱼类、水生植物等。研究发现,随着滇池湖滨湿地的恢复和水质的改善,为鸟类创造了更好的栖息地和觅食环境,鸟类特别是水禽的数量显著增加:钳嘴鹳、铁嘴鹬、蒙古鹬、翻石鹳、斑尾鹳和黑腹滨鸟黑翼鸢、黑鸢、普通马蹄蟹、红隼、游隼和蚱蜢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也相继被发现2016年,濒临灭绝的国家珍稀鸟类彩雉在滇池出现,受到中央、省市媒体的高度关注;2017年,白眉鸭和灰鹅等珍稀鸟类也重返滇池怀抱...
在水质逐渐稳定、干扰减少的环境下,通过水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人为帮助,芦苇群落、假稻+雀稗群落等挺水植物群落得到了大面积恢复;上世纪70年代消失的轮藻和小叶眼子菜群落也存在于滇池南湾的某个区域。滇池的原始景观——海藻也在人工引入下得到恢复和保护。
令研究人员惊讶的是,在调查中发现了滇池银白色鱼,这种鱼已经多年未见,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滇池中几乎绝迹的本地鱼类如滇池金鲶和云南光唇鱼,经过人工养殖后也被投放到滇池中;滇池银白色鱼和几乎消失在滇池天然水中的中臀鲶(司琬)人工养殖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有望投放滇池...
随着水质的稳步改善、透明度的提高和污染物的减少,一些对水质和水环境要求较高的工厂有望回归。据悉,2019年,昆明市计划实施草海湖水生态修复工程,适当种植良好的水生植被,改变草海水清而水生植物少的状况,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加快湖泊水质的持续改善。(记者孙晓)
编辑:计然
标题:从修复到完善 多种珍稀生物重返滇池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