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50字,读完约7分钟
北京是一个文明的古都,靠水建成,靠水繁荣。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沿河的环境日益恶化,有些河流甚至变成了发臭的沟渠。
近年来,北京开展了一场与清水的硬仗,加大了治水的铁腕力度,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河长制的实施,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综合整治,通过截污治污、清淤疏浚、水系循环、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推进黑臭水体的治理,努力营造一个水城合一的清新亮丽的生态环境。
根据生态环境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检查结果,北京市建成区57个断面黑臭水体整治完成率为91.4%,超过国家90%的考核要求。许多河段,如通惠河和萧太后河,都再现了清水的美丽景色。目前,有关地区正在推进84个非建成区黑臭水体的治理,预计年底前完成综合治理。人们期待的清澈的水、绿色的海岸和美丽的风景正在成为现实。
当江局长值班时,“老困难”的问题就解决了
不打招呼就直接去基层。11月5日,北京市委书记蔡琦一行来到房山区,检查河长制的实施情况。蔡启说:“这次‘四不二直’检查落实了河长制度,也履行了河长的职责。”。
自2017年7月起,北京市在全市全面推行河道主管制度,建立了以党政领导为主体的市、区、乡(街道)、村四级河道主管制度。蔡琦和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担任首席河长,19名市委、市政府领导担任市一级河长,参与河长制。该市各级有5900多名河流首领。5月21日,蔡琦、陈吉宁联合发布了《北京市2018年第1号河道总指挥令》,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河行动”,督促各级河道主管和相关职能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力争年底前清除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违法建筑和垃圾渣土。
清河下游的北七家镇南侧,有两座垃圾山,高约10米。“这是在以前的检查中发现的,但当时既没有河流长度系统,也没有1号命令。对于水利部来说,这两座山一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北京市东水西调管理办公室水行政部工作人员张博表示,垃圾山不仅破坏了河道附近的环境,而且渣土和垃圾也可能进入河道,影响水环境。自从检查发现这两个垃圾山,水务局一直在积极协调。
但是,垃圾山位于朝阳区和昌平区交界处,责任认定存在争议,垃圾山的处理一直悬而未决。根据“清河行动”第一号令的要求,清河流域召开联席会议,将这块硬骨头摆上了台面。清河市河道主管杜立即组织当地政府、土地等部门进行协调。经过边界调查,最终确定由昌平区北七家镇负责清理。不到一个月,这座垃圾山就被清理干净了。
江河湖泊的疾病在水中表现出来,但根在岸上。“要解决好河湖管理和保护的问题,必须实施‘一号工程’,治水治岸,标本兼治。”北京市水务局河长工作部副主任赵翔认为,实施河长制度找到了打开困境的“金钥匙”。当地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河道主管,主要负责“三查、三清、三治、三管”。严格查处直接向河道排放污水、倾倒垃圾、违法建设河道、清理河岸、河道水面和河底等行为,加强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治理。河流从“多头管理”到“统一管理”,从“无法控制”到“管理良好”,工作从虚到实,从“九龙治水”到“长治治水”。
弥补不足,污水处理能力提高70%
10月底,位于东五环路和东六环路之间的北京排水集团高安屯再生水厂二期工程投入运行,处理规模翻了一番,达到每天20万吨,缓解了灞河流域污水处理设施超负荷运行的压力。
中水厂采用半地下设计,生产设施全封闭。记者注意到,水厂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没有异味,也没有噪音,地面上绿色生态景观随处可见。
项目经理郑杰表示,水厂采用了先进的处理技术,中水的主要指标达到了国家地表水环境四级水质标准,其中一部分用于景观美化,另一部分回用于改善水环境。
形成黑臭水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滞后于人口和发展,污水处理能力永远跟不上污水产生量,难以根治河流的黑臭问题。以灞河流域为例,在试运行的前几个月,每天的污水流入量只有3-4万吨,但随后污水量猛增。目前,日平均污水处理量达到12-13万吨,超过了一期设计处理量。也就是说,中水厂长期处于“饮用”状态。二期建成后,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矛盾将得到解决。
高安屯再生水厂是北京市“加快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成果之一。自2013年以来,相关实施单位克服了规划选址、征地拆迁、项目落地、建设进场等困难,先后建设了高安屯、清河二号、槐坊、丁福庄、稻香湖、城郊镇等一批再生水厂,全市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由2012年底的41家增加到67家。全市日污水处理量从2012年的398万立方米增加到672万立方米,增幅近70%,新增处理量超过了前10年的总建设规模。新建污水管道长2000公里,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2%,其中98.5%位于城市第六区,基本解决了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也保证了黑臭水体的消除。
目前,北京正按照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重点消除黑臭水体,改善国家级和市级考核断面的水质,促进北京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的改善,结合非资本功能的缓解,重点关注城乡结合部、水源保护区内的村庄、民俗村、人口密集村和待拆除村,并全力推进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
河道疏浚,1500多公里重现清波
在亦庄滨河森林公园的凉水河上,两条大船和一条小船在缓缓移动,这是新引进的洗泥船。“彻底净化河流和湖泊,不仅要防止污水直接排入河流,还要清理河底淤泥。”项目负责人董邦民说。
我看见一个盒子倒放在水里,不断地把河底的淤泥吸到船上。扰动后,泥浆和水不断滚动、碰撞和摩擦,有机物和无机粒子逐渐洗脱和分离,最后加入化学药剂进行絮凝沉淀。“泥浆清洗船应用的新技术称为沉积物洗脱原位置换。简单地说,它的原理类似于淘米。”冲洗后的砾石将就地注入河底,而富含有机物、氮和磷的黑泥将被滤出并单独储存以供消耗。与传统的机械清淤相比,这种新技术可以减少98%的污泥排放量,避免对水生动植物的伤害。记者注意到,洗泥船经过的地方,泥沙颜色由深灰色变为黄棕色,水质变得清澈透明。凉水河经过四个月的紧张建设,从九宫到亦庄的10公里河道已经清理干净。第三方监测显示,沉积物中有机质减少了97%,总氮和总磷分别减少了68%和23%。
穿过朝阳区和通州区的萧太后河是黑臭水中最坚硬的骨头之一。经过两个区的联合治理,原来的“牛奶河”变得清澈透明,多年未见的鱼又游了回来。今年九月,数百只白鹭生活在河边的马家湾湿地,这成为秋天的一个场景。
在萧太后河环球影城段,记者沿着新建的河道行走,但没有看到混凝土护坡,而是看到了由链块和鱼窝砖组成的复合段。缓坡上的植物延伸到浅滩,在水下跳舞。“在规划时,我们努力关注生态自然,减少硬性保护和人为干预,创造人、水、动物和植物共存的和谐景观。”项目经理说。
据通州区水务局负责人介绍,目前,萧太后河已建成30多万平方米的景观绿化和5万平方米的湿地,种植了30多种树木,建成了8公里左右的慢行系统。沿河还将建设景观节点,最终形成一个休闲迷你公园,实现萧太后河绿色和生态宜居的面貌。
北京市水务局总工程师段威介绍说,北京市实施了1500多公里的截河治污,通过源头防治、追溯控制、水岸联合治理和综合整治,恢复和新增湿地4000多公顷。河流从浑浊中变得清澈,滨水走廊变成了风景,市民们纷纷拍手。(记者何勇)
《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6日,第20版)
编辑:计然
标题:北京黑臭水体治理进度提速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