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3字,读完约3分钟
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好日子。黎明前,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的志愿者陈文新早早起床,和父母在广州聊天,然后开始了今天的“垃圾调查”。
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脱脱河畔,海拔4540米。“垃圾调查”的目的是促进高原牧区垃圾的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理,减缓垃圾对草原和河流水源的污染。2016年,“长江一号”主题邮局在保护站旁拔地而起,相互依偎。
中秋节这天,志愿者们像往常一样打扫了保护站和邮局,然后进行了一次“垃圾调查”,对牧区的垃圾进行了分类、回收和包装,记录了周围环境、温度和水位的变化,并拍照和写日记上传到网络上。
“出发前,我们知道我们必须在保护站度过中秋节。虽然这里没有热闹的晚餐,也没有熙熙攘攘的车流,但坚持长江的源头却有着不同的意义。”陈文新说。
每天早上9: 30到下午4: 30,无论刮风下雨,志愿者都会沿着青藏公路对唐古拉山镇周边的商户进行一次“垃圾调查”,沿途收集垃圾。之后,由保护站收集的垃圾被分类,还有罐头、塑料瓶、纸箱等。应整齐地放置并包装在绿色塑料袋中。
“有限的保护站限制了垃圾处理能力。为此,我们设立了“垃圾交换”活动。牧民每交一定数量的垃圾,就可以换一定数量的钱来购买生活必需品。”保护站的管理员赵淼说:“我们也提前用绿色塑料袋包装了各种垃圾。我希望在中秋节期间,鼓励过往车辆的司机帮忙运送附近的垃圾。”
身穿红色服装的保护站外观与布达拉宫相似。此外,志愿者帮助牧民保护草原和当地的生态环境,并愿意帮助他人。“长江源头的小布达拉宫”的称号四处流传。
赵淼告诉记者,保护站所有项目的资金和费用都来自社会救助。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志愿者的每一餐都是一菜一汤。即使在中秋节,也只增加一两个荤菜。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和父母一起度过了中秋节。我还做了一些月饼,还和亲戚朋友玩了一个“玩蛋糕和冠军”的游戏。”来自福建厦门的志愿者林燕玲(音译)笑着说,在中秋节的前一天晚上,他头疼得睡不着觉,半夜梦见自己的父母“哭着醒来”。
中午,脱脱河边的寒冷和宁静一如既往。志愿者们坐在“长江一号”主题邮局的窗口前,那里摆放着从镇上商店买来的月饼。他们边吃边聊关于志愿服务的有趣的事情。月饼是有限的,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分享和享受。
“我们想为我们的信念做点什么,如果我们坚持自己的选择,我们就不会放弃。”林燕玲说,虽然这个中秋节有点“轻”,但和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度过这个节日是温暖和快乐的。
“上了昆仑山,进了鬼门关;到了脱脱河,我不知道是死是活。这个民间谚语仍在当地流传。尽管寒冷缺氧,自2012年该站建立以来,很少有志愿者中途退出,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享受这一过程。
“在过去的几年里,渭河和唐古拉山镇的青藏铁路沿线的垃圾都被淹没了。通过保护站近年来的努力,很难再看到大块的垃圾。”赵淼说。
晚饭后,赵淼按照惯例总结了大家今天的节日情绪,并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脱脱河边的日子就像河岸上的鹅卵石,退色后的河水闪闪发光,让人笑而忘之。就像微弱的火种,我们想给这个靠近天空的地方带来一些变化空.虽然时间很短,但灯并没有熄灭。我们必须把这种光带回我们的家乡,并把它传播给更多的人。”(记者魏大川)
编者:耿培
标题:长江源生态保护志愿者的异乡中秋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