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0字,读完约5分钟
东风新村的绿房子里有一位90岁的老太太。 这位老太太很辛苦,邻居一提起她就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 老人从小上补习班,上民国实验小学,济南齐鲁中等专科学校,90岁还能背一百首唐诗宋词,每天写200多支毛笔。 她看到54岁的媳妇退休在家什么也做不了,就给儿媳妇报了老年大学,和儿媳妇一起去学校见老师,监督课程……
家庭会议
90岁的老太太叫丁立香,聋,眼花缭乱,最不喜欢什么都不做的人。 她说:“不学习思想不充实,就会忧郁生病。”
这话真让丁老太太说了。
10月24日早上起床,丁老太太在房间外面叫老赵,问他有没有装好纸和笔,怕装东西,检查了好几次。
媳妇赵先生有点不好意思,说:“妈妈,我不是孩子。 你能休息一下吗? ”。 小赵这么说,妈妈心里理解她是不是不想上老年大学。
54岁的赵先生年初退休了。 以前工作很辛苦,但感觉生活很充实。 现在在“吵吵嚷嚷”的忙碌中突然有空,几十年的生活规则被打破了,真的不能适应。 比她更早退休的姐妹向她讲述经验提出主意,她打麻将,买东西,开始围着生活区兜风。
这种生活不能缓解老赵的抑郁,连人也一天比一天瘦了。 丁奶奶嘴上不说,心里一直在想,为什么要充实老赵的生活呢?
国庆节那天,刚吃完晚饭,丁奶奶拦住去买东西的孙女说:“你让你妈妈上老年大学吗? ”。
孙女说:“你必须同意。 妈妈上大学是我的荣幸。 奶奶可以去吗? ’没等丁奶奶的回答,孙女就已经背着兜风出去了。
丁奶奶又把儿子、媳妇叫到身边,认真地说:“不学习头脑不充实,会得郁闷的病。”
儿子媳妇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药,说:“妈妈,有话跟我说。 听我说。 ”。
“那我也说说民主吧。 ”丁老太太说:“赵先生退休后开始忧郁。 你不能就这样下去。 我会生病的。 我向她申请了老年大学。 ”。
丁奶奶先看着儿子,儿子看着赵先生看着丁奶奶,举手说“听妈妈的话”。
丁奶奶拉着老赵的手说:“上不了这所大学吗? ”。
陪同去学校
婆婆带着媳妇来老年大学本来就很少见。 大家纷纷对老赵说:“你多大了? ”。
老赵54岁,她奶奶还不到七十岁或八十岁。 得知小丁90岁了,这些自认的老爷爷老奶奶一代的学生们突然说了些有趣的话,围着小丁和她聊天。
丁老太太不理睬,有问题一定回答。
一个叫张的同学看着丁奶奶的脚说:“阿姨,你这个年代的女性很多都裹脚了,为什么没有纠缠呢? ”。
丁奶奶笑着说:“我父母从小就送我去补习班了。 我在那之后去了小学和中学。 父母的思想当时进步很大,所以我没有裹足不前。 ”。
赵先生告诉我婆婆现在每天写200多支毛笔字。
同学们怀疑地拿来信,请老人写几个字,让大家享受。
丁老太太拿起笔,在墨盒上蘸墨后,看着大家,然后调整呼吸,四个端正美丽的大字跃起纸上——“学问之海无载体”。
同学们吓了一跳。 因为很多人上老年大学之前,已经学习了很多年书法。 从丁老太太的行笔提转和字的布局来看,丁老太太的书法很下功夫。
大家对眼前的这位老人肃然起敬,叹息道:“自己到了这个年纪,还能拿着笔写字吗?”
丁奶奶要赵先生叫老师,允许他和媳妇一起上完上午的课。 老师上了三个小时的课,担心老人的身体受不了。 妈妈笑了,赵先生对老师说。 “阿尔坦的母亲每次在楼下散步都要两三个小时。 坐下来上课也没关系。 ”。
老师为了给老人看黑板上的字,把母亲俩安排在前排中间的座位上。
这位课丁老太太特别认真地听,拿着小笔记本记了十几页的笔记本。
看书消除疲劳
很多人问小赵和妻子,小丁长寿的秘诀。
"心情好,自我调节能力强. "
原来,“文革”的时候,由于家庭出身不好,丁老太太家受到很大的歧视,妻子郁闷,很早就离开了她。 那一年的特殊经历,在丁老太太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为了缓解身心疲劳,缓解巨大的精神压力,丁老太太选择了读书。
丁老太太自己的话说:“别人工作累,累,必须躺下睡觉,但看书会有精神,不累。 老伴离开的时候,我的生活在不断地工作,在不断地读书中度过。 ”。
丁祖母读了多少书,她自己数不胜数,总之那时能看到的书,丁祖母读了,光《林海雪原》和《金光街》就读了几十遍。
现在丁老太太最喜欢的是《左氏春秋》和《大庆晚报》。
丁老太太喜欢写日记,她写日记不用钢笔,是端正的楷书。 她的日记很特别,像古体诗。
丁老太太记忆力惊人,至今仍能默唱100多首唐诗歌词。
90岁的丁奶奶还想坐飞机去四川旅行,顺便去成都看了86岁的妹妹。
她的想法已经告诉儿子和儿媳妇,儿子和儿媳妇这几天忙起来后和她一起去医院做全面的身体检查。 如果没有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儿子和媳妇同意坐飞机去旅行。
标题:【时讯】大庆九旬婆婆“逼”五旬儿媳上大学(图)——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5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