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热带雨林,携带鹤嘴锄和铁锹,蚱蜢和毒蛇在无足轻重的山脉和草丛中...这不是特种部队冲出雨林的秘密任务,而是海南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人员的日常登山之旅。
用脚量山,向周围的村民普及专业知识。他们与自己训练的“土壤专家”团队一起,建立了鹦哥岭的生态“档案卡”。
2007年,海南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公开招聘,首批5名大学生来到海南。从那以后,年轻的雨林从未停止过。2014年,鹦哥岭被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站共有29名员工,其中16名是本科以上的科研人员。此外,还有260多名乡村巡逻员。
在过去的10年里,汗水遍布青山绿水,青春绕过了绿水。专业知识已经成为年轻研究者守护琼岛雨林绿色生态的最有力武器。
定居雨林,打造鹦哥岭生态“档案卡”
"下火车,坐公共汽车,走平坦的路,然后走山路."刘磊清楚地记得他2007年第一次报到时的情况。凌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的临时办公室就藏在路边的房子里,很容易找到。
在过去的10年里,从大学生进入社会到管理站站长,刘磊一直觉得在雨林山区工作是对的。通过他们的努力,鹦哥岭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许多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也逐渐复活了。
鹦哥岭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中南部,占地5万多公顷,是目前海南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自2007年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27名大学生加入了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形成了一支科研团队。
刘磊热爱自然,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当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在学校看到了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发出的招聘通知。刘雷果断地报名了。“专业同行可以到中国稀有的原始热带雨林进行实地考察,肯定会有很多收获。”
“在别人眼里,鹦哥岭可能是一个偏僻而艰难的穷山沟,但在我眼里,它却是一个珍稀动植物的宝库,一个实现职业理想的地方。”2009年,湖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麦艳加入了鹦哥岭。像刘雷一样,他认为在鹦哥岭工作并不困难。相反,他感谢他有这样一个未开发的原始热带雨林来利用他的知识,让他去。
“每次我穿着塑料雨衣上山,风吹着雨衣,感觉我们就像穿梭在群山中的英雄。”刘磊笑着说,运动鞋最多只能穿半年。“当水被浸湿,树枝被砍断时,有时你得在两三个月内买一双新鞋。”。
负责动植物检测的米·徐红已经走遍了整个山区。2012年,米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获得动物学硕士学位,随后在岭扎根。在过去的几年里,他已经攀登了鹦哥岭保护区的200多座山峰。在他看来,“最不舒服的是在山里淋湿,再加上出汗,衣服永远也干不了。”
"当我看到新物种时,我瞬间忘记了这些艰难困苦."曾在鹦哥岭发现树蛙的廖昌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无法掩饰自己的兴奋。鹦哥岭的树蛙是鹦哥岭的特有物种。在自然保护区的科研小组成员进行科学研究之前,对它的系统研究是在空怀特进行的。
有一次,为了研究树蛙的繁殖习性,廖昌乐在雨天度过了四天四夜。“除了每天吃东西,我还一直在一个简单的树冠上观察,最后记录下了鹦哥岭树蛙的完整繁殖过程。”廖昌乐说,虽然他因为家庭原因告别了鹦哥岭,但在鹦哥岭建立起来的用知识保护绿色的信念并没有消失。
到目前为止,保护区的科研团队已经发现了27种新的动植物,如鹦哥岭的中国林蛙、鹦哥岭的莱菔子等。,建立了72亩珍贵乡土树种保存点,保存了30多种种质资源,记录了中国特有植物464种,海南特有植物178种,海南特有动物62种。
培养雨林“土壤专家”,了解保护区的家庭背景
沿着盘山路,它深入鹦哥山脊。茂密而复杂的植被就像一层厚厚的绿色毯子,从山脚下铺展出云层的轮廓。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有效地保护这样一个高密度和多物种的保护区?年轻研究人员的答案是:数字制图,找出家庭背景,然后保护它。
当他见到自然保护区信息技术科科长蒋祖扬时,他的皮肤晒得黝黑而发红。“去山上,核数据刚刚下来,没有改变回来。”江祖扬笑着说,每年,他的脸都会来回变色几次。
2007年,24岁的蒋祖扬从白沙黎族自治县林业局调到鹦哥岭保护区。他一到自然保护区,一项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他的肩上:研究广东的森林数据管理。我毕业于育种专业。我如何学习数据?尽管有疑问,一年后,他只是简单地学会了他曾经一无所知的数据管理技术。
原来,当时管理站刚刚成立,鹦哥岭的家庭背景还没有搞清楚,所以森林资源调查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按地区识别动植物特征的数据系统。然而,数据系统只是一种技术手段,真正的困难在于现场数据采集。江祖扬解决了他的疑惑。“送我去学习数据管理,我可以结合我的专业找到鹦哥岭的家世。”
根据森林资源调查的要求,鹦哥岭保护区占地5万公顷以上,应划分为3000多个区块,并标明植被的类型、产权和年龄。“这就像大海捞针,有必要区分粗针和细针。”蒋祖扬回忆说:“一开始,我损失很大。”
第一个损失是人力短缺。江祖扬点着头清点账目,管理站里有20多人。仔细测量这个面积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二个损失是村民的阻挠。鹦哥岭周围6个镇的103个自然村里住着18,000多名村民。人工林和天然林参差不齐,界限不清。“村民们担心边界会影响他们的生活”。
"那为什么不把村民训练成护林员,一起测量数据呢?"当江祖扬向同事们求助时,他被刘雷的一个反问惊醒。当时,海南省政府很快设立了生态公益林补偿,并准备对村民改变生产进行补偿,同时正在研究改变生产的方式。
"训练乡村巡逻员需要大量艰苦的工作。"蒋祖扬的队伍招募一开始并不顺利,队员们不得不从一个村子动员到另一个村子,在山路上骑着摩托车,溅起水花。最后,一些年轻的村民愿意穿上护林服,试一试。
"每月大约3000元的护林工资比在家烧山挣得多得多。"年轻的村民护林员工作了一个月,把好消息传回了村子。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村民报名加入了护林员。然而,最初被招募的村民只能从事最基本的工作,如导游。“村民们很难进入并填写表格,甚至连卷尺都无法理解。”江祖扬说道。
如今,200多名经过培训的村民护林员已经成为野外科研和测量的主力军。护林员刘被誉为雨林中的“土壤专家”。每次在山里巡逻,他都用手中的全球定位系统读取坐标,用卷尺测量树龄,没完没了地谈论物种习性,并调解村民之间的土地使用冲突。
“过去靠山吃山,现在学新知识,靠山保护山。”刘害羞地说,研究人员的讲座非常有趣,他们喜欢听。
在村民护林员的帮助下,管理站成功完成了保护区内人工林数据的调查,保护区的数据系统再次得到丰富。自2010年系统框架初步构建以来,管理站组织了几次不同类型森林资源的实地调查。
在蒋祖扬的电脑屏幕上,一幅色彩斑斓的保护区数据地图正在逐渐丰富。点击地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保护区内的森林物种、栖息地动物、树龄产权和周围农民的姓名等信息。"了解家庭背景,保护更有针对性."
发展留住人,雨林的未来取决于专业人士
凌管理站建成较晚,员工年轻,但业务能力较强。目前,管理站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为32岁,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专业涵盖动物学、微生物学、林学等多门相关学科。
“与旧林场改造的保护区相比,鹦哥岭的特点是年轻和痛苦。”刘雷说道。十多年来,经过这群年轻人的不懈努力,岭自然保护区被原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优秀自然保护区”称号;2012年,凌队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然而,青春也有它的烦恼。在山区,与外界的交流很少,夫妇彼此分离,孩子缺乏照顾,上学很困难,等等。管理站的年轻工人们一个接一个地面临着实际问题。
2015年,长春科技大学毕业生张力维加入了管理站。虽然她的工作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但作为一名年轻的母亲,家庭的分离仍然让她担心。有一次,张力维加班写材料,半个月没回家。当她确定材料的日期时,她突然想到那天是孩子们接种疫苗的日子。张力维赶紧拿了疫苗,开车回来了。经过几天的劳累和崎岖的山路,张力维在公共汽车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当她在车站醒来时,她手里的疫苗不见了,她找不到了。
加班和孩子失踪的疲劳瞬间爆发,张力维哭了。幸运的是,司机启动了整辆车帮助乘客找到它,最后在车座的缝隙里找到了一本小疫苗书。张力维说,作为母亲,她为自己的孩子感到有点难过,但她从未后悔成为鹦哥岭的一员。
“管理站每年都要按照科研计划派人到外面去学习,加强对外联系,提高科研人员的业务素质。”刘磊承认,他知道后备人才的发展方向。“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不能使人寒心,并给年轻人一个未来的发展方向。管理站不怕没人来。有知识的年轻人建立了鹦哥岭,鹦哥岭的未来需要他们的加入。(记者许岩)
《人民日报》(2019年1月23日,第13版)
编辑:计然
标题:用脚步丈量山岭 用知识守护绿色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