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6字,读完约3分钟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浙江省排名第一,在中国副省级排名第二...转到杭州“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发展图表,V型趋势引人注目。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为什么杭州各项经济指标能逆势上升?活力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从今天开始,该报开设了“稳定增长、调整结构、转变模式、杭州研究银行”专栏,介绍杭州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希望杭州的探索能对其他地区有所启示。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杭州gdp增速在中国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二,财政收入增速也在中国同类城市中位居前列...随着国民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杭州借助“放权让利”和“创新驱动”,启动了新的经济发展引擎。
新常态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当企业忙于发展时,政府应该是“店员”还是“管家”?杭州的选择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此举让企业真正尝到了“放松”的滋味。2015年,全市新增企业62998家,同比增长17.6%,新增注册资本4529.45亿元,同比增长56.9%。
为什么单单杭州就能造就世界领先的行业领袖阿里巴巴?它与杭州的系统设计有关。杭州发展特色产业,抓住创新平台,以创建“两区”为龙头,使大量“产业”集聚在杭州,形成集聚效应。
以国家“互联网+”和“智能制造”为契机,以“智能产业化和工业智能化”为核心的信息经济和智能制造为杭州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2015年,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212.6亿元,增长9.8%,信息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不仅如此,2015年杭州完成基础设施建设1355.18亿元,增长34.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593.07亿元,增长14.3%,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95.2%。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引进大项目绝非易事。杭州是怎么做到的?它是杭州为企业解决问题的“骄傲笔”。2015年,杭州市新增上级土地利用指标3.1万亩,中央专项建设资金94.16亿元等。,并要求银行资金692.3亿元,其中已达到412.9亿元。除了加强政府、企业和银行的对接,促进企业直接融资外,所有措施都是通过“监管”的方式来实施的。
在新常态下,转型升级成为企业的必由之路。然而,现实中仍有一些“低、小、散”企业固步自封,不愿改进。该怎么办?杭州通过环境治理迫使企业转型升级。通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组合拳”,不仅改善了环境质量,还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浙商回归”。“十二五”期间,杭州吸引外资企业2308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84亿美元,年均增长10.3%。引进内资项目13000个,到位资金4700亿元,年均增长18.5%。全市共引进浙商回流项目1900亿元,占全省的23%。(王慧敏方敏)
编者:刘琼
标题:杭州经济两翼齐振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3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