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62字,读完约6分钟
茶农在生态茶园采茶。
贵州位于长江、珠江上游,是两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然而,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石漠化面积占全省的17.2%。
“贵州将加快建设有贵州特色的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特色和绿化发展,为‘绿色赶超’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贵州省委书记陈迈纳表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贵州发挥生态优势、赶超世界的根本途径。也是建设多彩贵州的重要支撑,“绿色”将成为转型发展的亮丽背景。
近年来,贵州省不断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和制度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了以生态司法制度、评估机制和生态补偿为重点的源头控制、过程严格管理、后果严厉处罚的生态文明体系。2014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委批准了《贵州省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贵州省生态建设指明了新方向,增添了新动力。
司法创新解决跨境污染问题
位于清镇市红枫湖水源保护区,湖水清澈见底,一群群白条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去年,红枫湖水质全年保持二级,水质有所改善,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明显减少。”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业务部的李奥介绍说。
红枫湖、百花湖和阿哈水库被称为“两湖一库”,每天向贵阳市供水55万吨,占贵阳市供水总量的70%。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城市生活、农业和农村地区的污染,水质逐渐恶化。然而,行政手段很难处理跨行政区的水污染。
2007年底,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率先设立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和清镇市环境保护法院,对环境保护案件的民事、刑事和行政诉讼实行“三案合一”的集中管辖,推动单一行政“水务管理”模式走向法制化轨道。“生态环境保护案件集中管辖提高了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和司法的系统性、规范性和专业性。”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赵军说。
2012年11月,该国第一个以公民个人为原告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结案。清镇市屋顶防水胶厂的老板将30吨化学废液倒入污水沟,流入公共水域。水域由参加“青河国家保护行动”的志愿者蔡长海监督,他提起了诉讼。环境保护法院确认其具备原告主体资格,判处被告罚款30万元。判决宣布后,村民们欢欣鼓舞:“如果将来有人胆敢污染环境,我们就上法庭起诉他!”
“只要有利于减少环境破坏,我们都应该敢于司法创新。”贵州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艺溱说。
据报道,2014年,贵州各级法院受理生态环境保护案件2319件,审结案件2167件。今年上半年,全省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了351名破坏生态环境罪的犯罪嫌疑人,如毁林、非法采矿和伐木、环境污染等。,起诉了752人,并立案查处了215人涉及生态环境领域的职务犯罪。
将“官帽”与生态环境保护联系起来
两年前,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远带领调查组调查赤水河时,看到了“令人震惊和可怕”的画面。滥采煤矿和未经处理的污水使赤水河不堪重负。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赤水河的生态环境。”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赤水河流域改革为先导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并打出了一整套“组合拳”。
2014年3月,贵州省正式启动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试点,并从流域生态补偿、第三方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责任等12个方面探索综合改革试验。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厅长熊德威解释说:“这12项体制改革总体上被定义为项目建设的红线,赋予了环境监管的司法权,引入了污染控制项目的经济杠杆,并加强了领导干部。环保时钟。”
“从2014年开始,公司将连续10年每年向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投资5000万元。”贵州茅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鼎华郑重承诺。根据“保护者受益、使用者补偿、污染者补偿”的原则,建立了上下游水污染防治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茅台集团率先参与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开了一个好头。
“把‘官帽’与生态环境保护联系起来,我们不仅要做好,还要做好。如果我们做得不好,我们会说,但我们会被当场解雇,我们将承担行政责任。”仁怀市环保局局长苏杰对赤水河流域实施的“河长制”管理深受感动。
2013年4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赤水河流域贵州段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度的通知》。赤水河流域8个县市及所辖乡镇的党政领导,作为辖区内河流和沟壑的河道长度,对河流评价断面水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的“河道长度”负有严重责任。
经过近两年的综合治理,赤水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6%,赤水河主要水体水质断面均达到三级,出入库断面均达到二级水质,其中cod指标达到一级标准。“下一步,赤水河流域将继续突出改革重点,为其他流域的污染控制提供示范和模式。”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傅静说。
青山绿水带来“金山银山”
"我们指望天马发财."德江县沙溪镇鲍斯村村民邓国高说,去年他种植天麻的收入已达40万元。
沙溪乡是武陵山区扶贫的重点乡镇,一年前还是“扶贫”。乡党委书记罗俊举手告诉记者,该乡依靠的五大脱贫工程,即烤烟、天麻、茶叶、核桃和山羊养殖,都是绿色的。你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快的工业项目,或者直接利用地下丰富的煤炭?罗俊的回答是:绿色更有效。
近十年来,贵州省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土壤侵蚀面积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过去,荒山披上了“绿衣”,“多彩贵州”展现了“公园省”的生态魅力。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落户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先后在桂安新区落户大数据中心,贵州正在形成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大数据产业集群。
贵州省委、省政府选择大数据产业是有长远打算的:贵州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不能走污染先治理的老路,大数据产业是生态产业,是贵州赶超科学跨越的战略选择。
事实上,日益增长的绿色已经成为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产。
(编辑:王瑞静)
标题:贵州司法创新破解跨界污染难题 发展绿色经济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