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建设者坚持绿色和谐理念,注重生态环保,通过制度建设、标准制定、示范引导全面推进绿色建筑,不遗余力地追求保护与发展并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保留古树的“双赢”计划
在北京延庆冬奥村运动员公寓项目现场,为了使建筑与环境最大限度地互补,保护原有山林环境的原始植被,中国建筑第一局华江公司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铺设土平台保护了127棵古树,使古树的根系不受损害。同时,将早期开挖场地从地面剥离的富含有机质、微生物和种子库的优质土壤有序装袋,运至山下指定地点。地下部分施工完成后,土壤将被运回到原来的地方,以恢复山林的原始植被。中国建设第一局项目部还组织员工为居住在周边山区的松鼠、蜥蜴、兔子等小动物搭建“新家”,坚持每天定时为小动物提供食物和饮用水。
在冬季奥运会的场馆和场地,人、动物和植物相亲相爱,和谐相处。中国建设第一工程局总工程师薛刚说:“绿色建筑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西藏是中国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由于高原气候的影响,树木生长缓慢。中国建设第一局第五公司修建的西藏青年宫工程现场,有古木39棵,乔木125棵,枝叶繁茂,高低不平。项目部对方案进行了多次讨论,决定采用移植和避让两种方案,以确保这些古树在施工过程中得到保护。
在树木移植过程中,正值拉萨冬季,项目组克服了恶劣的气候条件,对移植的树木进行了土壤表面保护、编号、定制运输方式等程序,确保所有移植的树木成活。同时,对于需要就地保护的树木,本项目采取“双赢”的方案,既可以避免开放古树,又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让所有的树木都能一如既往地延续生命、茁壮成长。
高铁静静地穿过“天堂鸟”
“从湛江到新会乘高铁不到两个半小时,周末带孩子出去玩。”时间和路线刚刚好。”来自湛江的石女士带着刚刚考完高中的儿子来到广东新会,在第一站选择了“天堂鸟”。
2018年7月1日,建成四年的江湛铁路正式通车,结束了粤西无高铁的历史。这条铁路位于江门段新会市以南10公里的天马河村河心沙洲上。它拥有中国最大的天然鸟类栖息区,以各种鹭鸟为主,还有珍稀的丝光椋鸟、大山雀、白胸翡翠和斑鸠等40多种3万多只鸟。
整个岛屿是孤立的。数百年后,古老的榕树依然茂盛,鸟儿依然喧闹。其核心区域距江浙铁路仅800米。由于地形限制,江湛铁路,第一条直接连接珠江三角洲核心城市和广东省西部的高速铁路线,需要从这里通过。
为了保护天堂鸟,铁路部门在修建江湛铁路时严格控制了环境保护。首先,距离不应干扰鸟类的繁殖栖息地,其次,它不应影响鸟类的生态行为。
从新会站往南行驶几分钟,你可以看到一条蓝灰色的拱形走廊,金属质感覆盖着铁路。这是江站铁路上的全封闭声屏障,相当于桥上的隧道。拱形全封闭声屏障全长2036米,主要由拱形钢架、专用吸声板和隔音板组成,可将列车运行噪音降至最低。
中铁四局负责本标段的总工程师李建强表示:“设计之初就规划了地下和桥梁加全封闭声屏障方案,但考虑到江门的特殊地质条件,地下方案的造价远远大于地上方案,同时从安全性来看,地上桥梁+全封闭声屏障方案明显优于地下方案。”
在施工准备过程中,高速铁路上没有设置全封闭声屏障的先例,可供借鉴的经验也不多,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李建强说:“在实施过程中基本没有参考建设经验,很多细节都是一步一步优化,一步一步完善的。”最后,施工方避开了鸟类繁殖期,经过60天的无声施工,建成了安全优质的高速铁路全封闭声屏障。
在没有完全封闭的声屏障的情况下,时速超过200公里的列车在距离线路中心25米和轨道表面3.5米的地方发出的噪音为76.5分贝。有了全封闭声屏障,同一个地方的噪音降低了22.5分贝。当这种噪音传到800米外的大榕树核心区域时,只有49.3分贝。李建强说:“全封闭声屏障对线路运行的降噪效果非常明显。经过专业机构检测,列车通过时,‘天堂鸟’中心区域监测到的(声音)只增加了0.2分贝,基本不会增加背景噪音。”
“我们在景区里没有听到高铁的声音,只有鸟的声音!”参观了一天后,石女士感慨地说:“科技改变了生活。高铁技术将美丽的风景与便捷和速度联系在一起,声屏障技术则是鸟类的家园。”
2018年,国家铁路局颁布了《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明确了铁路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规定了铁路选线、选址、生态环境保护等技术内容,主要用于指导新建和改建铁路工程的环境保护设计。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虽然近年来铁路建设步伐加快,铁路网不断扩大,但沿线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相反,许多建设项目保留了周围的青山绿水。
江湛铁路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以先进的高速铁路技术,努力打造“留住天堂鸟”的生态环保铁路线,为列车空气动力效应的吸声、隔声和降噪研究提供参考。在过去的一年左右,“天堂鸟”一直是鸟类的天堂。黎明时分,鸟儿到处歌唱,树木纹丝不动,水声悠长而优美。
这条路是从水中延伸出来的
湖北省兴山县隐藏着一条美丽的水上公路。为了避免乱砍滥伐,保护生态环境,整条公路都建在峡谷溪流中,就像一条玉带和一条幽龙,蜿蜒在香溪河周围。汽车经过公路,两边是绿色的小山,公路下面是清澈的水。
这条公路从兴山县古福镇到昭君镇,全长十多公里,也有一个非常中国化的名字:古召公路,也是中国第一条水生生态环保公路。古肇高速公路最大的特点是其近一半的行程完全建立在两山之间的峡谷溪流上。在施工期间,为了防止对当地山林的负面影响,决定完全在水上修建道路。
10万只候鸟和“地铁9号线”
深圳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市区。每年,有189种鸟类,如白鹭、黑嘴鸥和小绿脚鹬,在这里过冬。深圳地铁9号线桥城东站项目位于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对面。
为保护10万只候鸟的家园,负责深圳地铁9号线桥城东站建设的中国建设第一局华南公司在施工中应用了39项绿色施工技术,创造了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除泥水、抑尘、抑噪、降能耗”的绿色施工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为了节约用水,项目建立了雨水和废水循环利用系统,4年内节约用水5.3万立方米,相当于深圳荔枝湖的一半;为了防尘,该项目用安全网和无纺布覆盖了13万平方米的裸土,并使用了自动喷雾降尘系统和洗车机;为降低噪声,不惊吓红树林内的候鸟,项目部实时监测噪声,采用无冲击施工方法,禁止强噪声;为减少光污染,采用遮光挡板、调整光线方向、使用特殊遮光布等方法限制光线溢出施工现场,有效保护红树林生态环境。
目前,深圳地铁9号线桥城东站已全面建成,占地13万平方米的车辆段维修站上盖覆盖着绿色植物,成为新的城市景观,为10万只候鸟过冬增添了好去处。(刘奕辰、刘琼)
人民日报海外版(08版,2019年7月30日)
编辑:张洋
标题:绿色建造中的“生态关怀”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