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是提高全体人民的福祉和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清洁水、新鲜/新鲜/安全/美丽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人们幸福指数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可以说,环境问题正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老百姓过去“希望温饱”,现在“希望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更高要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就要求全社会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我宁愿有青山绿水,也不愿有金山银山,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面对严重的生态恶化和巨大的环境压力,我们必须以改革的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
美丽的绿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
“一粥一餐,想起来不容易;半丝半缕,不断思考物质困难”。虽然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总的来说还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国家。尽管许多资源的总量相当可观,但世界人均占有量仍达不到平均水平。例如,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左右。资源平均占有量的限制一直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相当大的压力。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资源供给的持续压力越来越大。
首先,中国的资源约束收紧,一些重要资源对外国的依赖大幅增加,给国家经济安全敲响了警钟。众所周知,中国是石化能源的消费大国,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近年来,中国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60%。外部石油供应的稳定和运输渠道的安全畅通对中国的经济安全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除了石油,中国许多重要矿产资源对外国的依赖也在迅速上升。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我国饮用水和耕地的资源约束压力日益增大,已经达到非常严峻的局面。目前,中国每年缺水量超过536亿立方米,占全国缺水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耕地总面积已降至近18亿亩的红线。我们能否坚持这条红线决定了中国的粮食安全能否得到保证。
其次,中国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我国相当多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五级甚至更差的水质相当普遍,很少能达到饮用水标准。在一些以矿产资源著称的城市,过度的开采和挖掘导致了明显的城市沉降,而其他城市因化工、钢铁项目污水排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加剧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的压力。
此外,中国生态系统的退化与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产生了叠加甚至负面的激励效应。历史上,生态系统的退化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如今,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和太行山,曾经是茂密的森林和美丽的风景。土地适于农业耕作,水生植物有利于牲畜繁殖。然而,由于滥伐和滥伐森林,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摧毁了古老的丝绸之路。由于土地开垦和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楼兰古城衰落了。这些生动的例子令人惋惜,但更令人震惊的是近年来的统计数据。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地面沉降面积扩大。生态系统破坏导致的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加之中国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西方一些发达工业国家在工业革命以来的一百多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中积累了问题,这些问题都集中在中国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第二,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增长之前,它依赖于物质资源的高消耗。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最高。此外,生态文明的概念没有牢固确立,生态环境主客观因素的叠加使矛盾更加突出。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将难以持续。
总之,中国的发展正面临着日益突出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面对这些挑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由之路。
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的“绿色银行”
关于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生动地阐述过:“环境是民生,青山是美,蓝天是幸福。”我们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自然是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切生物的摇篮。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这一概念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刺激下,各种忽视环境成本的行为对生态文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底线一再被打破。
良好的生态环境应该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然而,多年来,媒体报道称,一些地方的钢铁和化工项目对大气、土壤、河流等造成了严重污染。,危及当地人民的生命,所付出的环境代价由全体人民共同承担。环境保护已经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这种“学费”太高了,无法承受。可以说,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必须采取最严厉的措施。要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考虑自然承载力和承载能力,否则,生态环境恶化的大局就无法根本扭转。
因此,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和破坏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改革创新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取代传统的忽视环境成本的经济核算方法。我们必须坚决做到“三不”,即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的发展损害长远的利益,不能以局部的发展损害整体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福祉,是一项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战略性任务,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和目标必须深入整合,全面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着力加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牢固树立尊重、适应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在全社会营造关爱、保护和建设环境的良好氛围,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二是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理念,设定并严格遵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种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三是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工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互补互补的发展新路子;第四,优化空土地发展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第五,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维护生态多样性,构筑强大的生态安全屏障。
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示中国良好形象的驱动力,让普通百姓真正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真正环境效应,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塞罕坝奇迹”就是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北省塞罕坝曾是一片大沙漠。砂岩伴随强风不仅使局部地区贫瘠,而且威胁整个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然而,在一代又一代林场建设者的辛勤劳动和奉献下,“黄沙遮天,鸟无栖树”的沙漠沙地出现了绿色的里程。半个世纪以来,塞罕坝林场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环境宜人。林场建设者们用自己的行动真实诠释了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谱写了一曲赞美塞罕坝精神的动人歌曲,是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范例。
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写了一篇关于植树造林的评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子孙后代。”“这件事必须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时至今日,为了弘扬塞罕坝精神,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铺平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世世代代努力奋斗,不懈努力,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有了这样的勇气和决心,我们将把我们的目标变成实际行动,我们一定会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干净美丽的绿色中国!
编者:张嘉诚
标题:绿色中国:铺就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之路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