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川区莲花山公园风景宜人。
2017年9月,汇川区被环境保护部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省级生态县(区)”称号。
在这两项荣誉背后,汇川区委区政府坚持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以生态为先,创新探索绿色发展道路,形成了“党委政府共担责任,NPC、CPPCC监督,政府牵头,乡镇落实,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生动局面,共同管理建设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7月,记者走进汇川区团泽镇广汇集团。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连接人群的水泥路平坦宽敞,黔北的房屋星罗棋布。
“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舒适。”80多岁的村民张伯军(音)在蒲台村目睹了蝴蝶的变化。
在张伯军的介绍下,记者在广汇集团的宣传栏中看到这样一条村规:“严禁在任何地方倾倒垃圾和污物,及时清理房屋修缮和建房过程中残留的垃圾碎片,定点堆放柴火和粪便,禁止放养牲畜。违反者由村委会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改正。如果教育不改变,它将在公共专栏或广播中被揭露。”
《公约》很容易建立,也很难实施,但普泰村依然存在。
51户家庭共用6对分类垃圾桶和一个垃圾池。每天,村民们把他们家里产生的生活垃圾放进垃圾箱。之后,镇环卫人员将垃圾放入垃圾池或运回镇垃圾处理中心,然后转移到附近的海螺水泥厂进行焚烧和回收。
“如果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乱扔垃圾,村里的卫生监督员会教育他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张伯钧说道。
“关爱环境”的共识正从广汇的村民中延伸出来。目前,团泽镇不仅建成了垃圾转运站和44个垃圾池(房),配备了24名专职环卫保洁人员和两辆环卫车,建立和完善了“分户分类、村收镇转”的垃圾处理机制,而且整个汇川区实现了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全覆盖。
记者跟随广汇的“垃圾车”,走进了汇川区的另一个生态系统——遵义市生活垃圾回转窑协同处理中心。
为了科学高效地处理生活垃圾,汇川区在遵义海螺盘江水泥有限公司设立了生活垃圾回转窑协同处理中心,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的高温,通过垃圾气化处理技术将垃圾气化成可燃物,并添加碱性氧化物,使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化学化。
“这个项目是中国在建的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窑。每年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约27万吨,主要解决遵义市区人口产生的生活垃圾,节约标准煤1.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约4万吨。”加工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垃圾的协同处理只是汇川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之一。近年来,全区已完成28个减排项目,对啤酒厂、天一厂等11家企业的182.5吨燃煤锅炉进行了清洁能源改造。辖区内小型水泥窑全部关停并拆除,工业企业煤制气工程大力实施,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4万吨,有效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2017年,该区/,
这个地区的公园也能感受到美丽的山水生态。
莲花山公园植被茂密,环境幽静,是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在这里,城市与山林、荷花和齐飞的梦想共舞。
“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垃圾场,而且很乱。”如果不是因为汇川区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记者很难想象这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曾经是一片不毛之地。
莲花山公园是全面推进汇川区生态建设的重要项目,其“华丽转身”是汇川区持续“逐月造林”、实施退耕还林和增色工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建设“山地公园”和“湿地公园”、构筑绿色生态屏障的生动体现。
数据显示,近年来,汇川区坚持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共投资285.57亿元建设93个生态建设项目。天蓝色、绿色的土地、清澈的水和洁净的空气不仅是汇川区的生态标签,也是其绿色发展的信心和信心。
植树和保护绿色活动,如“每月植树造林”带来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已达52.53%;
辖区内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和水源保护保护区面积3.06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3.2%;
开展“治污治水,清洁家园”行动,全面实施“河长制”,以农村污水处理为契机,全年建设人工湿地村处理工程138个,垃圾转运站5个,生活垃圾池977个...
一项措施为创建生态汇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记者黄霞)
编者:张嘉诚
标题:生态汇川的绿色路径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