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江大河到小河流,从农村到农村,近年来,中国水污染防治取得了五大突破:城市黑臭水处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与修复、水源保护、农业和农村污染控制。
宜昌市晓亭区是长江出三峡后的第一个冲积平原。在晓亭区汇海码头附近,原来的灰色和黑色煤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简陋的江滩公园。在这里,2500立方米的煤灰被清除,16000平方米的建筑物被拆除,水泥地面被“硬化”,土壤被再次回填,1920平方米的植被被种植绿化。集中整治沿江码头、沿江企业用地、建立沿江公园覆盖海岸线,已成为晓亭保护长江的新举措。
地方政府关注城市中黑色和有气味的水体的处理,这样居民就可以避免有气味的水的“折磨”。贵阳市南明区进行了9条沟渠的整治和清淤。同时,将对辖区内的污水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雨污分流,并建设中水处理厂,以“减轻”污水沟的负担。截至2017年12月31日,南明河已达到地表水国家控制断面五类水质。
在苏州太仓程响镇丰丸村,由于建设了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村民们有了厕所,把生活污水变成了清水。该人工湿地由调节池、垂直流湿地、水平流湿地、草溪湿地和生态池五部分组成,每天可处理150立方米的污水,使村民的生活污水能够自动净化,无需离家。
水污染控制应该得到更多的保护,国家应该监督水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没有死胡同。生态环境部与3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与有关部门建立全国水污染防治合作机制,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水污染防治联动合作机制的建立。
各地积极建立河(湖)长制度,党政同责、一岗两责的治理格局基本形成。贵州作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根据其山地地理特点,创新了延伸至村庄的五级河长体系,使每一条可以命名的河流都有自己的责任。
中央环保督察也派驻在当地,以巩固当地的主要责任。今年5月30日以来,生态环境部启动了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员“回望”。检查组深入江苏、河北等十省进行了实地调查,接受了38,165份有效报告,并在合并和重复报告后向地方当局移交了37,090起案件,采访了2,819人,追究了4,305人的责任。(记者沈庆余)
人民日报海外版(08版,2018年7月17日)
编者:张嘉诚
标题:水污染治理:全方位 无死角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