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2字,读完约3分钟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大力实施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优质专用马铃薯、品牌创建、加工增值五大工程。2017年,种植面积523.11万亩,产量720万吨。那一年,795个贫困村被“释放”,248,200名贫困人口脱贫。
为了使小薯产业做大做强,突破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毕节市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科技人才,聘请专家金黎平担任毕节市马铃薯产业科技顾问,积极建设毕节试验区威宁县马铃薯育种工作站和毕节市马铃薯工程实验室,开展马铃薯品种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研究。
同时,威宁县重视马铃薯种薯的标准化生产,制定了3个以上的马铃薯生产标准。
毕节市依托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积极组织科技力量解决影响马铃薯生产的关键问题,提出不同生态区域、不同耕作制度下马铃薯产业发展生产的技术规程,不断提高马铃薯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在拓展销售市场方面,毕节市依托农业大数据中心,构建“合作社+营销经纪人+网络信息平台+产品批发市场”的立体营销网络;积极探索“生产前签订单、生产中依靠技术、生产后注重营销”的生产组织模式,构建产、供、销一体化的马铃薯营销体系。
毕节市通过农业展览会、博览会、推介会、旅游节等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马铃薯产业和产品的推广,提高产品意识和市场影响力,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主要生产基地县乡开展农业超对接、农校对接和农社对接,建成13个年交易能力16.28万吨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目前,威宁县每个马铃薯产业镇都有一个交易市场,与46个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农民+经纪人+商人”和“公司+基地+农民”的产销网络。产品销往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四川、重庆等地,年对外运输量超过100万吨,占总产量的40%。
为进一步扩大马铃薯产业,毕节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与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形成利益和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将马铃薯产业各方面的企业和农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使产业发展的成果能够充分惠及广大农民。
通过产业发展吸引劳动力“在家”工作,通过就业创造收入。威宁县只有大力发展早熟马铃薯“三膜覆盖”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为当地居民提供1000多个固定就业岗位和10多万个季节性就业岗位。
目前,毕节市正全力打造三大马铃薯产业整合发展示范基地,推动马铃薯产业“一个接一个”,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广高淀粉品种,发展以土豆面条、馒头等主食为主,薯条、薯片等休闲食品为辅的加工产业,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和升级,推进深加工,实现土豆的“千变万化”。
目前,毕节市拥有贵州久盛淀粉加工有限公司、威利淀粉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马铃薯加工企业和52个专业合作社。贵州威宁马铃薯交易中心建成后,将成为西南乃至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马铃薯交易集散地。(经济日报记者王新伟吴炳泽)
标题:贵州毕节推动马铃薯产业“接二连三” 将企业与农户利益紧密联结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