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4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认购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合规性、安全性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认购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在许多金融渠道中,最重要的是银行(金融管理和结构性存款)和证券公司(主要是收益权证书)。此外,一些机构还将选择私募基金经理发行的私募产品。
本报记者张木东
目前,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已成为主流趋势。2011年,只有两家上市公司认购了理财产品。然而,随着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认购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
根据3532家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6月30日,今年共有1089家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是2014年全年的两倍多,认购理财产品的数量达到10015家,总额为7859.65亿元。
恒天财富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市公司理财产品快速发展的背后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为了等待合适的投资机会,防范风险,上市公司往往通过购买理财产品来管理分期持有的闲置资金,这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公司业绩;第二,购买委托理财产品可以充分盘活闲置资金;第三,一些公司在正式实施分红前选择了短期收益相对稳定的金融产品,为年度分红做准备,这不仅提高了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不影响后续分红。
具体而言,在1089家上市公司认购的10015种理财产品中,约56.7%为银行理财产品,约27.4%为结构性存款,9.9%为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其他产品占比相对较小。此外,在10015种理财产品中,信托产品和投资公司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相对最高,分别为6.75%和6.50%;存款产品的收益率最低,约为1.62%。从上市公司理财产品单笔认购金额来看,单笔认购金额在1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占总认购金额的46.8%,单笔认购金额在5亿元以上,约占1.3%。
在上述理财渠道中,最重要的是银行(理财和结构性存款)和证券公司(主要是收益权凭证)。此外,一些机构还将选择私募基金经理发行的私募产品。2018年上半年,共有23家上市公司购买了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的64种私募产品(不含信托、经纪资产管理、公募基金专用账户、基金子公司等代销产品),总金额为46.59亿元,主要基于预期收益型固定收益产品,期限从几天到一年不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私募股权基金已经开始为企业提供定制的理财产品和服务,重点增加两类私募股权产品:一类是现金管理产品,将产品转化为净值,投资于标准资产,对标货币基金。满足良好的流动性,同时体现一定的收入优势;另一种是单一债务产品,标的明确,一般有多种担保和风险控制方式,在期限收益上比信托有一定优势。
从市场情况看,截至2018年7月19日,银行理财、信托资产、保险资产管理、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和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为129.53万亿元,比2017年底增长1.74%。《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的实施,也将为整个大型资产管理行业带来新的格局,其中必然包括上市公司的投资和理财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投资、融资和综合金融服务。在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中,金融监管不断深化,行业发展日趋规范。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已经从个人高净值客户扩展到高质量企业。但是,同时应该强调的是,新兴的企业金融服务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围绕企业的主要业务发展需求,以金融服务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应遵循《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监管要求》,警惕长期依赖理财产品拉动利润的行为。
标题: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成趋势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