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0字,读完约4分钟
获得原油进口权后,山东炼油企业一直困扰着一个问题——如何以低成本运输数千万吨原油?7月28日下午,随着一轮红色阀门的开启,10.5万吨南美原油从青岛港董家口首站通过长输管道输送至位于东营的奇润石化公司,这也标志着原油从码头通过管道进入炼油厂的“门到门”通道正式开通。
《国家商报》记者注意到,这条输油管道将为山东省潍坊、东营、滨州等地区的主要炼油化工企业服务,将结束大多数炼油企业没有输油管道,只有油轮运输的历史。
每年至少可以节省30亿运费
与一年前才引入潍坊的一期工程相比,现在可以接入东营炼油厂的“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二期)”管道,从本质上明显改变了当地炼油厂的原油运输方式。
作为首批10.5万吨原油的业主代表,奇润化工副总经理郑伟峰预计,未来公司90%的原油将通过管道运输,约30%的原油运输车辆将被陆续淘汰。
值得注意的是,二期工程始于东威输油管道一期工程潍坊滨海油库,止于二期工程广饶油库码头,包括潍坊至广州输油管道、京博支线和启润支线。
关于上述管道建设的初衷,青岛港表示,自2015年以来,随着国家“双权”(原油进口权和原油使用权)的放开,国际油价一直处于低位,对进口原油的需求激增。以山东炼油企业为代表的独立炼油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呈现出油轮一次进港排队的景象。
一位来自一家大型炼油厂的人士告诉《国家商报》,在进口原油大幅增长的背后,90%需要依靠公路运输。在山东省,每天有3万艘油轮在港口和炼油厂之间穿梭。
山东省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5年油价进入新常态以来,中国原油进口持续强劲增长,中国原油进口增幅的50%以上来自山东省。
根据clipper数据,作为原油进口量最大的港口,青岛港2017年原油进口量达到136万桶/日,占中国海上原油进口量的18%,宁波港(601018)位居第二,为82万桶/日。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拥有中国70%以上本地炼油产能的山东来说,青岛港已经被港口分运完全封锁,管道运输成为本地炼油企业所期待的运输方式。
在接受《全国商报》采访时,精博石化精博物流项目总监孙计算如下:通过管道运输,每吨原油的运费节约50元,精博原油进口指标为331万吨,降低成本1.5亿多元。
根据青岛港的计算,考虑到港口与炼油厂之间的距离,管道投产后,按照年均输送原油3000-4500万吨的能力,每年可为山东炼化企业降低原油运输成本三分之二,节约近30亿元。
帮助山东提炼“冬天”
“中国70%的炼油产能在山东,而山东70%的炼油产能集中在东濮输油管道沿线的潍坊、东营、滨州和淄博。”输油管道投产后,从港口进口的原油可以通过输油管道覆盖国内炼油企业。大本营。”孙告诉记者。
然而,面对这种有利形势,当地炼油企业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随着2018年以来国际油价的上涨,利润已经被吞噬。
根据隆中石化公司的数据,山东炼油厂综合利用成本为国内胜利原油3935元/吨,7月17日净利润为每吨亏损130元,但该数据未考虑运输等费用。6月,该炼油厂平均每吨原油损失约300元。
卓创信息分析师朱春凯告诉记者,这是该炼油厂在获得原油进口和使用权后首次出现大规模亏损。受此影响,炼油厂一般不愿意开工建设。
据卓创信息数据显示,7月18日,山东地方炼油厂常减压蒸馏作业率为50.7%,达到2017年以来的新低,部分地方炼油企业开始停工维修。
然而,维护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如果进口指标不能完成,明年的指标将会减少甚至取消。”山东省淄博市一家石化企业的一名人士表示,正因为如此,一些炼油厂即使亏损,仍会继续生产。
该人士还表示,“虽然一些有加油站码头的炼化企业仍能保持较高的利润,但在环保等外部因素更加严格的背景下,炼油企业的经营压力普遍较大,原油运输方式的升级,对于目前炼油大规模亏损尤为珍贵。”
青岛港控股的山东港联华管道输油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进表示,为进一步推动输油大动脉的开通,提升原油板块的物流服务能力,帮助炼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拟于2018年9月开工建设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二期工程,建成后将贯穿东营市南北。
编辑宋
标题:开工率创新低的山东地炼有救了? 青岛港原油大动脉能省30亿元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