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6字,读完约3分钟
据生态环境部介绍,2018年6月5日至7月5日,第六届中央环保督查组(以下简称督查组)对云南省第一轮中央环保督查组的整改情况进行了“审查”,并对九个高原湖泊的环境问题安排了专项督察,形成了督察意见。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检查组于2018年10月22日向云南省委、省政府反馈。
检查人员表示,云南省非常重视这项“回顾”工作,在监督的同时进行改革,并在广大群众的周围推动生态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截至2018年8月31日,检查组交办的1998个生态环境问题已基本解决。下令整顿1218;立案1399件,罚款4054万元;提交了31起案件供调查,48人被拘留;84人接受了采访,1,015人被追究责任。
检查人员指出,尽管云南省检查人员在整改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思想认识不足、整改责任不到位等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敷衍了事、流于形式、假装整改。虽然九大高原湖泊的保护和管理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湖泊周围过度开发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依然严重。
湖泊保护和管理“十三五”规划进展滞后。九大高原湖泊“十三五”总体完成率仅为20%。阳宗海“十三五”规划中的六大重点工程进展严重滞后。环湖截污工程应于2017年底完工,目前尚未完工,在其服务范围内每天有6000多吨污水直接排入环境。澄海“十三五”规划中的一些项目出现了“萎缩”。澄海镇污水收集处理升级工程规划日处理能力增加5000吨,但实际规划日处理能力仅为500吨。
环湖房地产开发强度仍相对较强。大理州洱海保护的“洱海Basin/きだよ 0”和“三线”划定工作滞后,许多旅游发展规划的组织和实施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条件。大理市政府擅自在保护区内“拆旧楼建新楼”,导致核心区大量违法建筑,对洱海水质造成了明显的不良影响。此外,目前一些关于保护九个高原湖泊的规定不够严格,甚至为非法开发和建设开辟了道路。优先保护原则难以实施,需要及时修订。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大理、玉溪等市(州)没有按照云南省生态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严格调整种植结构。洱海、抚仙湖、星云湖和杞麓湖的大蒜、蔬菜和花卉种植面积居高不下,面源污染问题突出。2017年,渤海流域监测的12条农业排水沟出水总氮平均浓度超标4倍,其中团结沟总氮浓度达到11毫克/升,超标21倍;入湖的12条主要河流中,有6条达不到标准,严重影响了洱海的水质。
督察员要求云南省委、省政府加强高原湖泊保护,推进重金属产业调整和污染控制,严格控制环境风险;要以督察员为契机,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态环境幸福感。应根据法律法规追究严重责任。对于责任落实不力的问题,应责成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入调查,明确责任,并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准确、有效地进行问责。
据了解,2018年5月30日至7月7日,6名中央环保检查员对河北、河南、内蒙古、宁夏、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10个省(区)的中央环保检查员进行了“审查”,同时安排了相关领域的专项环保检查员。从10月16日起,各检查组将陆续向有关省(区)反馈“回顾”和专项检查意见,同时移交生态环境破坏责任追究文件。(褚子瑞)
编辑:陈亚男
标题: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环境问题依然严重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