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30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记者李伟
“数据是银行的战略资产,高质量的数据是改善银行精细化管理、打造金融技术实力的重要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兴业银行已经基本建立了数据治理体系。”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最近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记者。
大数据的“浪潮”正在推动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发生巨大变化,这主要体现在精细化、虚拟化和科学化运营上。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和繁荣,多样化的数据也给银行数据处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但据英国《金融时报》记者了解,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信贷信息中心评选的全国银行中,兴业银行被授予“2017年度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数据质量优秀组织”和“2017年度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数据质量优秀组织”。随着数据治理有效性的进一步凸显,兴业银行正通过数据应用实践和产品研发加快业务转型和创新发展。
数据应用改变价值创造
在大数据时代,银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其客户数据和交易数据迅速扩大,呈现几何增长趋势。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仍处于数据资产化和产业化的初级阶段,银行在使用大数据技术中最重要的作用是趋势预测和决策支持。典型的应用场景侧重于市场分析、内部运营和风险管理与控制等。迫切需要拓宽数据应用层面,实现数据资产增值。
有句谚语叫做“方式改变价值”。如何将巨大的自然数据优势转化为竞争力,为银行创造更大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明确将数据治理与公司治理评价结果和监管评级挂钩。数据治理能力日益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从兴业银行获悉,兴业银行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估客户需求,准确定位自身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为银行内部管理、业务发展和客户营销提供决策支持,从而使其战略决策更加科学有效。
数据治理措施是有效的
今年4月,兴业银行收到河南省洛阳市以秦先生名义提交的信用卡申请表。审计师发现申请人填写的手机号码与中国人民银行信用信息中的手机号码不一致,立即亲自联系了秦先生,但对方称他从未申请过兴业银行信用卡,申请表中的信息不是他自己的信息。经过了解,他的身份证已经丢了。
“虽然这个例子很小,但可以说是兴业银行信贷数据质量的一个缩影。它表明,通过正确使用数据信息,它不仅可以帮助客户防范金融风险,还可以为他们自己的业务增加安全砝码。”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行的数据治理、监管报送和数据应用工作得到了监管机构的多次肯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兴业银行大力推进数据治理,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信息中心,实施数据治理的集中管理,并从组织保障、制度标准、规范实施、监督评估、分析应用五个维度对推进数据治理进行了总体规划。
特别是以数据分析实验室建设为起点,加快数据应用实践和产品孵化,开发了多种大数据产品,如智能营销产品“金眼”、“金榜”和快速建模产品“魔豆精灵”。其中,“金眼”对未来三个月可能低于“关注度”的企业预警准确率为55%;2017年,“金榜”使全行零售综合金融资产增加近450亿元,企业财富和融资业务增长超过210亿元;魔豆精灵(Magic Bean Elf)提供了自动导出变量的功能,将建模数据维度扩展到10倍以上,并将建模时间从传统的3个月缩短到2周。
打通“八经”改善服务
数据治理的有效性最终体现在改进客户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中。
对于公共账户业务,16笔交易合并成一笔交易,柜台开户时间平均只需半小时;推进无纸化柜台,降低网点凭证的打印、发放、分拣、扫描和存档成本,分行纸质零售业务凭证的打印量平均减少80%左右...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凸显出我行通过系统和数据渗透在银行建设过程中取得阶段性成果。”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报道,2016年底,兴业银行启动了流程银行建设项目,旨在推进线路整合,实现数据和系统的全面整合。这一“坚实基础”的流程也是中国银行业罕见的银行再造。
在世行领导层看来,系统的互连和标准的统一是最基本的,其次是新技术的运作。在银行建设过程中,数据治理是保证技术平台和数据标准一致性的关键。如果没有强大的“基础”,无论是建设智能银行还是开放银行,都有忽视过去和未来的风险。即使新技术已经应用,后端也将面临新技术应用的大规模转换的风险。
基于对数字未来的理解,兴业银行在2017年推出了“四大银行”(安全银行、流程银行、开放银行和智能银行)措施。作为核心理念,本行提出始终把信息安全放在首位,保持合规底线,同时提高流程银行在集团内部开辟“奇异经典”的能力和开放银行整合外部资源的能力,打造具有强大金融属性的智能大脑,提供更加智能化的银行服务,最终满足客户对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标题:方式改变价值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7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