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8字,读完约3分钟
如何将生产、教育和研究联系起来,是困扰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老问题。如今,山东省建立了一个产学研对接的新平台,使大学教授成为“科技副乡长”,给企业一个“天线”,使科研与地方大气相连。"扎根齐鲁,服务山东发展."国务院第15检查组组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到山东大学了解“双创新”情况时,山东大学校长范黎明介绍说,山东大学选派优秀科技人才到县市担任科技副职是一项重要举措。“这是促进科研成果与经济发展需求对接,促进山东经济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举措。”“当时,乐陵想发展生物产业。他们来盛大见人,找到了我。”现任山东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钟回忆起自己的工作经历,他说自己2014年刚从国外回来接管一个实验室,当时正在寻找深化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向,但对工程和产业化缺乏了解。
成为乐陵县“科技副县长”后,钟安排参观当地一家大型糖厂。一方面,他深深了解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他也在寻找产品的突破点。最后,钟与企业研究人员一起努力,利用微生物技术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开发出低聚果糖。“我们建立了自己的装配线,将企业制糖的传统产业链一步一步延伸,大大降低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成本,帮助企业在传统制糖业的基础上开辟新的增长点。”钟说:“这也为我们的实验室找到了一个新的应用研究方向。”
但是,科技副县长的工作不仅仅是带头,还要起到“媒人”的作用,把高校的科研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在对企业的生产、管理和产业化有了一点了解之后,回到政府之后,我就在做全市的科技对接工作,就是把学校的科研成果与当地经济和企业的需求联系起来。”在钟、赵的带领下,山东大学团队依托当地红枣产业龙头企业,成功开发了8种红枣功能产品,并联合成立了“山东红枣食品与药物工程研究中心(示范)”,对山东传统名金丝小枣进行深度开发。
山东大学教授王鲁山创造了“盛大雨城模式”,他用“快乐”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科研代理地方工作可以促进科技与地方产业的快速融合,促进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自2014年山东大学首次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人才服务团”和《德州战略合作协议》选拔科技人才以来,山东大学已选拔出61名优秀科技人才担任县市科技副职,其中教授25名,副教授31名,讲师(博士)5名。在入选人员中,有6人担任副主任。
现在,山东大学专门建立了一个科技依附意向人才库,涵盖了科学、技术、农业和医学的各个门类。根据各县市不同的人才需求,经过适当的选拔、严格的筛选和择优推荐。
在过去的五年里,这些科技副乡长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齐河,台塑集团、山东大学和德州市合作建设德州(齐河)碳纤维R&D及生产基地;在禹城,福航环保与盛大联合成立的“节能污泥处理工程中心”被纳入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平原地区,引进了投资1.7亿元人民币的山东汉格威能新能源项目。该项目集中在R&D,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电子控制系统;在巨野,指导公司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研究开发了中低温焦炭烟气scr脱硝技术,并成功实施了两套脱硝装置。.....“科技代理可以促进高水平专业技术转移转化团队的形成,畅通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渠道,形成产业链与创新链的互联互通,增强供给侧结构改革中科技创新的驱动力。”王鲁山说:
第15检查组组长陈说,目前,山东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新旧动能转化。通过科技副县长的角色来推动产学研结合是一项积极有效的措施,不仅可以服务于企业的创新发展,还可以拓宽科研的视野和方向。“创新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产学研结合为创新注入新的活力,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标题:山东搭起产研对接新平台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8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