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9字,读完约2分钟
记者王雪晴编辑孙芳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国内领先的独立芯片制造商天津腾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腾飞”)将“从arm购买的cortex a57产品以独立可控的标签投放到信息安全市场”,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对此,天津腾飞总经理谷宏回应称:“我们从未从arm购买过包括cortex a57在内的任何cpu产品,更不可能把没有购买过的产品带着所谓的标签推向市场。”她说:“腾飞的cpu的确是基于arm技术架构,但包括cpu计算模块在内的代码部分已经由该公司独立开发了多年。”
数据显示,2014年10月,第一台兼容arm指令集的cpu ft-1500 a问世,成为国内CPU的代表作品。随后,腾飞在2016年推出了ft-2000(代号为“火星”),并在2017年发布了经过优化和升级的ft-2000+芯片。后者是腾飞的顶级芯片产品,性价比最高,其实际测量性能已达到2014年英特尔志强e5主流服务器芯片的水平。
谷宏介绍说,cpu产品的研发分为两个步骤:第一,选择什么样的技术标准,也叫技术架构或技术路线,例如,选择用英文或中文写论文。具体技术在第二步——中央处理器内核研发中实现。在公司选择技术路线后,如何编写每一行cpu内核代码是cpu产品的设计问题。
如何定义cpu是否是自主的、可控的和安全的?谷宏说:“没有关于技术标准——技术架构是否安全的讨论,但是每一行代码都是安全的。”当你选择一条技术路线——技术架构,如何完成基于这个架构系统的芯片设计和研发,如何将代码从第一行写到数千万甚至上亿行,这是一个体现自主性和安全性的地方。这也是反映设计团队能力的一个环节。”
那么,腾飞为什么选择arm技术标准呢?谷宏说,这主要是基于商业应用和促进工业发展的考虑。选择技术标准后,我们编写的cpu芯片可以被软件制造商广泛使用。未来,腾飞及其母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也将加大对芯片自主研发的投资。
标题:飞腾总经理详解CPU“自主可控”定义: 每一行代码都是自己写的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