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古道,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因为“古”这个词。“古道保护与发展合作小组”组长吴涛最近呼吁,要发现并重视古道的自然生态价值,使古道成为自然生态保护之路。
吴涛等专家发现,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的快速发展,随意进入大自然甚至无人地带的人数不断增加,一些人缺乏必要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导致自然生态环境和古道周围的野生动植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走在古道上,我们应该自觉保护自然生态
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以及户外运动,使远足径等户外运动得以发展,2015年,“古道保护与发展合作小组”提出了《国际古道环境保护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并严格按照《公约》规范自身行为,同时向社会进行宣传和引导。
该公约主要包括10个方面:
户外活动的准备工作应包括了解目的地的自然生态状况和相关的保护要求。
试着走在现有的小路和古道中间。当没有明显的路径时,选择一个耐践踏的地方。将营地设在土壤坚硬、无植物生长的地方,不要将营地设在有轻微冲击力的地方。
户外运动后,不要在营地留下任何食物或物品,以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然行为。垃圾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
带走所有的废料和相关物品。
沿途爱护野生动物,不要随意打扰或喂养它们。禁止毁坏树木。
用火是谨慎的。拾柴时,不要损坏树枝或枯枝。
爱护室外环境和古道,不要留下任何损坏痕迹。
除非生活中有重大危机,否则我们不应该采摘或挖掘野生植物,打扰或伤害野生动物。任何时候都不要购买或食用国家禁止的野生动植物。
当野生动物狩猎罩在野外被发现时,如果你熟悉它们的结构特征,你可以将其拆除;如果你不了解他们,你应该避免接触,小心拍摄他们,标记他们,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不要急着抢救受伤的野生动物,要联系相关部门,由专业人员安全地进行抢救。了解活动区域可能出现的野生动物及其习性,避免相互伤害。
敢于阻止他人破坏自然生态。对故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伤害他人或者买卖野生动植物的行为,应当向有关部门报告。如果发现他人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进行补救,对不能及时处理的情况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处理。
带着爱上路,让古道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古道保护和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当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否则人们的活动很可能成为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如果让这些破坏性行为发生,最终将对自然生态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吴涛说。
2018年10月14日,国际古道价值评估系统(scucs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由国际古道网和北京文明路步行体育中心共同推出。
该系统将古道的特征指标分为体育、文化、独特性、便捷性和安全性五个方面,涵盖了长度、历史遗迹、景观和交通等20个项目,并对具体指标的衡量标准和评价权重给出了具体详细的指导。
根据系统的划分,就古道的独特性而言,应对自然景观、地质特征、气候影响和生态资源(如当地动植物资源和多样性保护)进行测量和评估。
吴涛认为,《系统》是世界上第一套古道评价标准,对古道资源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确立了中国在全球线性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应用中的领先地位。
由于人类的无知和厌倦,我拯救了有毒的候鸟,阻止了偷猎者,并遇到了一些无辜的生命...“古道保护与发展合作小组”和众多专业媒体决定从今年起重点建设和推广一批自然生态古道和优秀古道研究路线。这些古道旅游路线,包括横跨天山南北的车石古道、水生植物丰富的大运河和黄河古道、穿越神农架林区的川岩古道、通往浙西天池的吴越古道,被历史学家誉为中国“第一高速公路”、穿越平原、山岭、草原和沙漠的秦致路等。
吴涛认为,人们的古道之旅是了解、享受和回馈自然的生态保护方式。(边肖:张
编辑:计然
标题:古道会成为自然生态保护之路吗?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