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51字,读完约10分钟
少数民族女孩在黑龙潭公园湖边合影。
新种的树苗。
高尔夫球场挖水管改造。
玉龙雪山,蓝月亮谷湖。
美国学者约瑟夫·洛克在丽江逗留了28年,把这个位于中国西南深处的“古代纳西族王国”介绍到了西方。读完洛克的文章后,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写了《消失的地平线》。巧合的是,一个叫顾彼得的俄罗斯人路过丽江,所以他留下了一本后来的书叫《被遗忘的王国》。这位俄罗斯人对丽江有着真诚甚至狂热的感情,用这本书让世界惊讶地看到了一个质朴而原始的丽江。今天,阿来的“一滴水穿丽江”也诠释了丽江生态的美丽意境。加里·埃利奥特来自加利福尼亚,他不想在抵达丽江的第一天就离开。今年,他60多岁了。他没打算在丽江呆这么久,但他不想一到就离开。加里说他现在的家有一扇可以看到丽江山川的窗户。他相信在丽江,只要他有一扇可以欣赏自然风景的窗户,他就能治愈所有的不愉快。
丽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与水息息相关,而纳西族以水为基础,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金沙江是长江的发源地,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三江并流,雪山和泉水都是来自过去的文明。目前,丽江有意识地推进生态环境的大保护、大优化、大发展,在长江上游筑起了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金沙江畔已成为“鱼米之乡”,“长江第一湾”已建成最美的“金沙井柳林”。这些青山绿水成了最具发展潜力和底蕴的金山银山。未来,丽江将面临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挑战。这也考验了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丽江市委书记崔对丽江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坚定的信心,他说:“丽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大受益者。崔提出:“接受媒体监督,注重行动,注重实效”。丽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零钱在哪里?为此,《人民日报》海外版和媒体报道团队前往丽江进行深入了解,采访并记录了丽江生态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及在行动中实施的实际变化。
黑龙潭:来寻找活水的源头
"城市依赖水,水与城市共存."丽江古城的灵魂在水中。丽江古城,又称“高原姑苏”。进入古城丽江,大水车在河中缓缓旋转;穿过它,我看见一个老妇人在三眼井的最后一个水池里洗衣服;一条清澈的小溪从井边流过,几个丽江孩子低着头,观察着小溪里游动的鱼。
丽江古城的“灵魂之水”来自黑龙潭。河水从黑龙潭流出,通过古城的河道和沟渠流过成千上万的家庭。从2012年到2018年8月,黑龙潭经历了两次停电。直到2018年8月7日,黑龙潭再次暴涨。
谈到这种复苏的原因,丽江水务局局长陈彪热情洋溢地说:“这是人民的努力,天助。”
的确,黑龙潭的复苏与降水密切相关。丽江水务局副局长李说,黑龙潭被切断的那几年是云南连续干旱的年份。数据还表明,黑龙潭泉的出流也与坝区前三年的降水有关。当坝址周围雨量站前连续三年多雨时,黑龙潭泉群次年断流的概率很小。2018年,雨季从5月中旬开始,1-7月,黑龙潭主要补给区九子海降雨量达到1030毫米,为黑龙潭的复兴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自然支持。李说:“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水来自天堂。上帝还是没有办法下雨。”
另一方面,人类的努力不可忽视。黑龙潭被切断后,当地政府在黑龙潭地区设置了观测井,观测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分析这些变化与降水的关系。
在黑龙潭的重要补给区九子海,政府已经采取措施限制人类活动,该区域的特殊区域被列为生态红线。有一次,九子海因为风景优美,计划通过修建自驾游营地和酒店来发展旅游业。李说,当九子海被发现是黑龙潭的重要补给区时,当地的开发力度受到很大限制。今天,九子海湿地被列为云南省的重要湿地;旅游线路的开发主要是基于不破坏当地环境的“生态旅游线路”。“人们仍然可以进入,但人工设施,如酒店,决心不让他们。”李淡淡地说道。
此外,研究表明黑龙潭的断流与地下水的过度拥挤有关。因此,丽江政府开始大力整顿非法开采地下水,禁止一切非法开采深井、承压井、作业井等。在丽江闹市区,努力“找一个,拦一个,抓一个又一个”。丽江市水务局牵头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对黑龙潭周边现有的地下工程降水井进行了调查。截至10月15日,已检查出139口不同类型的井,40口井已经密封。其中,80个是在古城发现的,12个是密封的;玉龙县已确定59个港口,封闭了28个港口。
2018年8月7日,通过丽江市政府的有效治理,黑龙潭部分泉水流出浅层地下水。8日17时30分,朱桢泉出口处有明显外流。通过对出口水质的实验室监测,监测水样的化学成分与前一次流出的泉水样品相同,基本确认黑龙潭地下泉水再次流动。目前,黑龙潭的出水量已达到每秒1.5立方米。
重新出现后的黑龙潭无疑是对“问清运河在哪里,让那里有活水的源头”的最好诠释。在黑龙潭的珍珠泉口,一股汩汩的泉水如其名般涌出,形成一串透明的“水珍珠”。许多身着漂亮民族服装的纳西族市民带着他们的家人和孩子走下公园的石阶,舀起一碗吉祥的黑龙潭水喝了下去。公园里波光粼粼的湖面吸引着游客驻足,外国朋友们正忙着用相机记录美丽的风景,而苗族姑娘们则戴着闪闪发光的银饰,很快在玉龙雪山和香山相连的湖面上留下了美丽的影子。黑龙潭因为它的复兴而恢复了它以前的活力、人气和光环。
拉石海:穿新绿,看蓝
俯瞰广阔的蓝色,可以近距离看到漂浮的水生植物。抬头望去,水与天空相遇,只看到芦苇在风中摇曳。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是丽江的拉市海。每年冬天,拉市海作为一片湿地,是无数鸟儿南飞的天堂。
尽管拉市海的宁静被高尔夫球场、码头、马场等短暂破坏。对此,丽江市委、市政府给予了沉重的打击,以最大的决心、最快的速度、最严格的措施给予了积极的回应,拉市海再次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沿着属于拉市海的写作海岸行走,原来的高尔夫球场已经被改造。清澈的沟渠是体育场水管被拆除的痕迹。为了更好地恢复该地区的生态,丽江政府也开始在体育场上种植植被。在绿色的草地上,一排排的树苗被整齐地种植着,书写的海岸又一次被新的绿色覆盖。截至10月18日,温碧海高尔夫球场已完成种植6687棵树、1920簇箭竹、15000株其他灌木、60株云南甘草、8000株云南牡丹和600株高羊茅。为了使植被更好的生存,这些树种的选择将重点放在当地的土壤质量上,并参考附近自然植被的种植状况。
此外,原本为方便划船而建在拉什岸边的栈道和码头也被一个个拆除。如今,从湖里望出去,视线将不再被人工建筑阻挡,取而代之的是拉市海的天然蓝色。同时,政府还对拉市海周边的马场进行了治理和标准化工作。截至2018年10月15日,拉石海的54个马场已整合为18个,马匹数量从4500匹减少到3500匹。拉市海湿地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纳西族的穆华春出生并生活在这里。在政府开展整治工作之前,他还经营了七八年的骑马和划船项目。马场改造开始后,穆华春不再单干,而是加入了管理更加规范的玉龙县拉市海旅游服务公司。如今,慕华春不需要上街来吸引骑马的客人,因为这些都是公司安排的。穆华春如释重负地说:“经过对赛马场的改造,我的收入更稳定了,游客也更放心来玩了。”穆华春坦言,虽然在腊石海禁航后他的收入减少了,但他认为自己应该响应政府的号召。"作为这片土地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保护环境。"穆华春动情地说。
玉龙雪山:美丽的风景应该代代相传
高耸的山峰点缀着晶莹的白雪;13座雪峰像龙一样伸展;这个湖是蓝色的,好像是用油画颜料画的,但同时它足够清晰,可以看到树木的倒影。这不是仙境,这是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
除了令人惊叹的风景,玉龙雪山还被称为自然高山植物园和现代冰川博物馆。雪山是中国西部亚热带地区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高山垂直植被,也是云南金丝猴等七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原产地。
然而,要维持这座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美丽雪山并不容易。
玉龙雪山总面积为2.6万公顷,这座巨大的雪山主要由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保护局保护。据管理和保护局副局长张颖说,管理和保护局目前有25名雇员,他们每个人每周都要检查1000多公顷的森林。他们主要关注雪山是否被人为破坏,同时他们主要检查雪山核心区域是否有人类活动。谈到繁重的巡逻工作,张颖笑着摇摇头说:“真的很寂寞。但我自豪的是,当我独自一人在山里,有一片森林相伴时,我可以守护玉龙雪山。”
同时,还有由退伍军人组成的玉龙雪山旅游安全巡逻队。他们穿着迷彩服,在游客中穿梭。他们一年到头都住在这里,守护着雪山和参观雪山的游客的安全。秉承“永远走在游客前面”的理念,今年国庆旅游高峰期,派出了50名巡逻队员,早上6: 00开始在雪山上巡逻,所有值班人员6: 30到达岗位。“我们努力做到井井有条,没有死胡同。”巡逻队的队长和姬敏都这么说。
为了防止雪山森林火灾,一方面,巡逻队会检查来的游客,要求他们上交打火机等潜在的火种;另一方面,当他们发现游客在非吸烟区吸烟时,他们也会上前劝阻。然而,巡逻队认为这远远不够。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防火意识,他们还专门为玉龙雪山制作了一个纪念书签,让游客将书签作为此次旅行的纪念,宣传防火工作。此外,巡逻队还与当地村民合作,与周围六个乡镇组成了“紧急消防队”。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玉龙雪山的保护中。管理和保护局购买了17台红外照相机、2架无人驾驶飞行器和14个传教监测系统,以监测其管辖地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森林动态。同时,雪山上有156个省级卫星遥感监测点。一旦发现植被异常,管理和保护局可以立即核实情况。
此外,为了更好地维护玉龙雪山的生态环境,从今年5月22日起,玉龙雪山冰川公园正式实施限流,其索道每天限售1万张门票。尽管订票程序比以前多了,但许多游客还是支持它。他们认为,这种政策一方面可以通过限制人流来改善游戏体验,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流超载对玉龙雪山环境的破坏。
来自美国的游客加里也称赞了丽江政府的政策。他说美洲土著印第安人有一句老话,那就是,要做出任何决定,我们必须考虑这个决定对七代之后的子孙后代的后果。他认为丽江政府的这一做法无疑是对子孙后代的最大责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生说:“我坚信,丽江各族人民一定能够保卫丽江,建设好丽江,发展好丽江,走上文化旅游产业的独特之路。”(马一清)
(本版由海外网络唐哲拍摄)
人民日报海外版(08版,2018年11月7日)
编辑:陈亚男
标题:看得见 守得住 丽江绿水青山保卫战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