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9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重庆7月9日电:传统工业园区为什么会转变为新的产业集群?——重庆国际生物城“无中生有”的启示
新华社记者王金涛,周凯
五年前,重庆市巴南区木东区只有一个普通的服装工业园,入驻企业大多从事服装贴牌生产。如今,它已转型为拥有7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的重庆国际生物城,成为重庆唯一一个被列入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项目的园区。在该市临床试验的15种创新药物中,有9种在这里。为什么重庆国际生物城是“无中生有”?
“能够忍受孤独”
2012年,中国提出发展生物医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像大多数西部地区一样,重庆的生物医药产业分散且规模小。巴南区的大胆规划使木东服装产业园转型为生物医药产业。但是,对于缺乏高科技产业基础和发展经验的木洞公园来说,发展传统产业并不难,发展新兴产业更难。直到2015年,几个分散的制药企业在园区落户。
由于木东园区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当时有粮食加工、汽车配套等企业想落户,但这些企业占地面积很大。一旦他们定居下来,空的后续发展空间将非常有限。巴南区委区政府认为,招商不应该是“篮子里的所有蔬菜”,而是“耐得住寂寞”。只有通过招募优秀的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才能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而在此之前,产业集群效应永远不会轻易形成。
正是由于这种持续的力量,这个公园一直在等待好转。2017年11月,在良好的经营环境下,国内一家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投资130亿元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随后15家生物医药企业相继开工建设,带动一批新药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此基础上,巴南区依托美丽的沿江生态,以生物医药为核心,以化学医药、现代中药和医疗设备为特色,通过有针对性的业务选择和连锁延伸,全力打造生态化、国际化的生物医药产业新城。
巴南区通过龙头项目引进人才、产业扶持等政策,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入驻,如生产重组疫苗、抗癌药物、眼用制剂等。2018年,园区正式更名为“重庆国际生物城”,成为重庆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识别西部地区的发展优势
“在西部地区引进高科技企业的科研中心很困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西部地区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土地、人力等要素的低成本和日益成熟的制造业优势,承接中东部地区乃至海外的产业转移,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基地落户。”重庆国际生物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锐说。
近年来,巴南区与上海张江制药谷、武汉光谷生物城等中东部生物医药园区共同组建了“长江经济带生物产业联盟”,重点承接这些领域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为了优化经营环境,重庆国际生态城建立了“一对一”的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从手续办理、项目建设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后续服务,做到“企业只跑一次”。
重庆陈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专注于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核心R&D团队在上海,生产基地已在重庆国际生物城启动,多种一流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公司总经理张高霞表示:“这里的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优势明显,对我们这样的企业在R&D起步阶段的支持更强。此外,园区管理部帮助我们协调建设规划等事宜,相关审批手续也很快完成。”
2015年以来,重庆国际生物城聚集了7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拥有长效胰岛素、抗体注射液等首批医药产品。2019年,它成为重庆唯一一个被列入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项目的园区。
构建专业园区服务体系
为了吸引生物医药企业,除了政策支持外,还必须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产业配套设施。为了打造专业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重庆国际生物城着力打造“R&D+平台+基金”的配套服务体系。
进入重庆国际生物城美利得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动物实验中心,动物实验设施先进,研究人员正在进行实验研究。公司副总经理王涛介绍,公司通过药物研究、临床前新药筛选和生物样品检测,为园区内制药企业提供R&D外包的全程连锁服务,以缩短药品R&D周期,降低R&D成本。
重庆国际生物城建立了R&D孵化中心、高端药物技术转化平台等服务机构,形成了包括基础实验、动物实验和药物审批在内的配套服务体系。此外,还设立了近8亿元的产业基金,用于支持新药研发和成果转化,并设立了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gmp认证、新药注册和项目申报等代理服务,还计划为制药业建设制冷、供热和热电联产站、冷链物流和废物处理等专业基础设施。
李锐认为,重庆国际生态城通过保持发展实力,扬长避短,在园区内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和强大的服务体系,实现了“无中生有”。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重庆国际生物城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100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标题:传统工业园区何以变身新兴产业集群?——重庆国际生物城“无中生有”的启示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4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