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0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周玮)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工艺,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居家工作的独特优势,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切入点。近日,文化旅游部先后下发文件,大力推进文化扶贫,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并选择确定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等10个首批“非遗+扶贫”重点扶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研修班。

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推进“非遗+扶贫” 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扶贫的通知》明确提出,要从五个方面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一是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组织制定列入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贫困地区传统工艺项目振兴措施和年度行动计划,并进行年度工作成效评估。第二,加强贫困地区非遗传性传承人的培训,重点关注范围广、从业人员多、有利于增加就业收入和培育品牌的传统工艺项目,实施中国非遗传性传承人培训计划。三是支持传统工艺项目优秀代表性传承人和工匠到贫困地区讲学,扩大传承人培训,帮助提高当地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水平。第四,支持贫困地区探索设立非遗留扶贫和就业研修班,重点关注深度贫困地区的“三区三州”,确定一批“非遗留+扶贫”重点支持领域。第五,搭建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展示和销售平台。

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推进“非遗+扶贫” 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

文化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传统工艺的振兴为精准扶贫奠定了良好基础。研究和培训计划为传统工艺传承人提供培训,并为培训扶贫领导人提供人才支持;11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全国得到支持,为帮助传统工艺项目提高质量和融入生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山东、湖南、贵州、甘肃等地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许多典型经验;许多传统手工业企业、作坊和合作社主动招募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帮助贫困家庭摆脱贫困,增加收入。

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推进“非遗+扶贫” 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

围绕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的精准扶贫工作,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通知,要求两个部门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为重点,兼顾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国家级贫困县,选择确定首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研修班。参与非遗留扶贫就业讲习班的贫困人口比例应达到30%以上;总结和完善一批可复制、可扩展、可持续的非遗留扶贫就业工作经验和模式,鼓励和支持其他贫困地区学习和推广。

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推进“非遗+扶贫” 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洋

标题: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推进“非遗+扶贫” 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6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