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50字,读完约6分钟
专家表示,维护中国金融稳定,不仅要从微观主体层面有效管理债务风险和去杠杆化风险,还要从宏观角度设计和实施包括利率、汇率和财政政策在内的金融稳定政策组合,从根本上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提前计划,迎接挑战
专家认为,在中国解决长期系统性风险的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随着外部风险的增加,中国金融稳定的压力越来越大。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李阳指出,从国内来看,在新的资产管理条例出台的背景下,各企业的现金流趋紧,尤其是公开市场融资渠道的违约数量,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
“一方面,在单个企业受到信用风险事件影响后,通过资金链或市场预期,更多的企业都参与了信用风险的影响;另一方面,一些大型企业遭遇了一些表外融资渠道,其在银行表中具有良好信用资格的信贷融资在短期内可能变得更加困难,银行可能面临更大的不良资产。风险。”李阳解释道。
“从国际角度看,在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同时,贸易冲突的不确定性继续上升,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将通过三个渠道发挥作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所所长朱民认为,首先,贸易和供应链渠道将影响中国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出口和外贸活动,影响经常账户;第二,资本和金融渠道影响中国的对外投融资和资本项目。这两个渠道将影响实体经济,进而影响市场预期,进而诱发第三个影响渠道:信心渠道,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
“未来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潜在风险将对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造成压力。”中国金融四十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认为,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贬值风险增加,资本流动将面临外流压力。
专家认为,中国的金融稳定不仅需要暂时的解决方案——防止个人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还需要永久的解决方案——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从根本上消除导致杠杆率和系统性风险突然增加的诱因。
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级经济学家孙涛认为,维持中国金融稳定本质上是两个问题。一是防止国内储蓄或资金大量外流。无论是通过市场化改革加强资本管理,还是通过提高或稳定利率吸引资本流入,这个问题都必须解决。二是妥善有效地解决库存问题。
坚持市场原则,完善风险处置
鉴于信贷风险频发,专家认为,短期内,为保持金融稳定,有必要尽快建立分散市场风险、分担信贷损失的制度,并明确金融机构对信贷风险的承诺过程和程度。
孙涛指出,我们没有为金融机构应对风险做好充分准备。特别是在去杠杆化和突破汇率的过程中,金融市场缺乏成熟的资产处置方法和处置案例、渠道和方案来盘活不良资产,更缺乏一个足够广阔、信用风险多元化的衍生品市场。一旦面临风险,缺乏退路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只能被动地倾向于“过度收紧信贷”。他认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加剧信贷风险扩散的重要原因。
在李阳看来,信用风险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在推进新的资产管理法规的过程中,有必要维持货币政策。洪水灌溉的货币政策不是解决信贷风险问题的关键。简单的货币总量调控可以解决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但不能解决金融机构间的流动性如何转化为企业流动性的问题。
“要解决和改善信用风险问题,应该从相关的传导链和机制入手。鼓励培育坏账的投资机构和投资集团,努力扭转“信贷过度紧缩”的趋势,防止其危害。”李阳表示:“要加快信贷风险处置相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贷风险计量、分散、转移和处置的链条。”
李阳建议,应根据市场化原则处理信贷事件。信贷风险频繁爆发。重要的因素是,在当前的经济和金融周期下,市场需要清理一些落后和低效的生产能力和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将有助于市场选择真正高效、有竞争力的企业,淘汰低效、无竞争力的企业,为下一轮经济周期的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将长度和精度结合起来
“当前金融稳定政策组合的主要目的应该是降低债务偿还成本,控制违约增加带来的传染性风险,打破刚性赎回后的局面。”孙涛认为。
具体来说,首先,要维持低实际利率以降低债务偿还成本,就必须降低利率或至少将利率维持在低水平;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稳定金融市场的充足流动性;其次,低利率要求低通胀率,至少是商品通胀率;三是避免人民币贬值,避免进口通货膨胀,避免资本外流造成的人民币贬值;第四,尽快识别真实的不良资产,通过金融资本注入和市场资本注入相结合的方式化解银行体系的股票信用风险;五是加强对关联嵌套程度较大的金融机构或集团的风险监管,打破刚性赎回,如取消理财产品担保;第六,表外隐性担保业务需要有足够的资本和流动性储备,以监督和防范隐性担保取消后可能出现的金融传染风险。
同时,为了保持金融稳定,我们也应该善用储蓄,防止储蓄无序外流。
“储蓄在中国金融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过去,中国能够通过储蓄实现金融稳定、高投资和高增长。高储蓄率是中国经济的特征之一。这一特点使中国经济具有超强的抗风险能力。”孙涛指出,在当前加强金融监管的过程中,除了降低金融风险外,还应考虑金融市场的效率,不应限制金融市场的发展,并警惕行政色彩的上升。从根本上说,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就是要拓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内储蓄,加强监管,同时发展金融市场。
此外,保持信心是长期宏观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避免短期金融冲击和危机的关键。“保持和保持信心的关键在于改革开放,即给予企业和居民稳定的预期和产权保护,创造一个真正公平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克里斯蒂娜的菲克频道首席全球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
标题:专家:精准施策 护航金融稳定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7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