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在江西省于都县子山镇坦头村,农民们驾驶收割机收割早稻。 陈照片

今年是“农业质量年”,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起了八项重大行动,以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业质量。到目前为止,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已经制定和发布了12695项国家农业标准和行业标准;21万个规模以上的农业经营单位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档案;上半年,农产品常规监测合格率达到97.1%

从田头到餐桌 把好农业质量关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实施质量兴农战略。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优质发展开局良好,夏粮再次丰收。结构优化和绿色发展取得重大进展,质量和效率稳步提高。”7月19日,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局局长广德富表示,今年是“农业质量年”,质量要素包括标准、检测和认证。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开展了八项重大行动,全面推进农业优质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从田头到餐桌 把好农业质量关

标准优先

更高的生产水平

发展农业,质量第一。“在制定农业和兽药残留标准方面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规范。每项标准都是通过科学实验和风险评估获得的,安全阈值提高了100倍,在制定方法上与国际规范一致。我国现行的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基本涵盖了常用的农兽药品种和主要食用农产品。”广德富简介。

从田头到餐桌 把好农业质量关

农业标准不仅是评价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依据,也是相关部门日常监测的重要依据。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标准技术水平日益提高,标准化实施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已制定和发布了12695项农业国家和行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6678项,农业行业标准6017项,农药残留限量标准4140项,兽药残留限量标准1548项,饲料安全标准67项,检测方法757项。

从田头到餐桌 把好农业质量关

标准应该制定和实施好。今年,农业和农村事务部选择了325个粮食、棉花、石油、糖和园艺作物的主要生产县,以建立一个绿色、优质和高效的整体系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以有机肥替代化肥,在300个大县市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支持204个大型畜牧县推广畜禽粪便利用,支持12个省(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推进农膜循环利用,加强耕地土壤质量保护。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2.2万件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获得认证和注册。

从田头到餐桌 把好农业质量关

“要加强绿色标准体系建设,清理和废止与农业绿色发展不相适应的标准和行业规范,把推进标准化生产作为推进农业质量的重要举措,努力实现农产品生产标准、产品标准和执法标准。有标准可以评判。”广德富透露,农业部正在努力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和修订农兽药残留、畜禽屠宰、饲料卫生和安全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农产品质量和营养标准。各地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督促大型企业按标准生产,建立生产记录台账。

从田头到餐桌 把好农业质量关

加强监测

“管理好它”更科学

今年,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规监测的一个新趋势是参数范围的扩大。过去有94项监测指标,今年增加到122项,科学有效的监测进一步增加。据了解,影响农产品安全水平的农药、兽用抗生素等监测指标主要是新增的,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今年上半年,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组织了两次例行监测。监测参数提高了近30%,农产品常规监测合格率达到97.1%。

从田头到餐桌 把好农业质量关

“以上数据表明,中国农产品安全水平正在稳步提高,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了稳定稳定的发展态势。”广德富表示,上半年常规监测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个别产地蔬菜中豇豆、韭菜、芹菜农药残留超标,畜禽产品中的禽蛋类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超标,水产品中的加州鲈鱼和鳀鱼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超标。有些超出了范围,有些超出了使用范围,有些是非法使用的,并且没有遵守用药间隔。

从田头到餐桌 把好农业质量关

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是“生产”和“管理”的。7月,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向社会公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的十个典型案例,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目前,已建立原料奶、兽药、农药质量“黑名单”制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扶持政策挂钩,构建“一地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在日常执法监督方面,监督监测体系初步建立,综合执法基本实现全覆盖。

从田头到餐桌 把好农业质量关

专项整治是社会关注的另一个焦点。今年,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组织安排了农药、“瘦肉精”、原料奶、兽药、水产品、生猪屠宰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目前,高毒农药的实名购买已得到广泛推广。在兽药监管领域,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二维码”溯源信息系统。剧毒农药和禁用兽药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三聚氰胺"已连续九年被检测,生产和经营链的"克伦特罗"黑窝点已被切断。农产品常规监测合格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从田头到餐桌 把好农业质量关

源跟踪

提高工业质量

目前,农业生产规模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得到广泛应用,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条件已经成熟。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去年6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成并试运行。目前,该平台试运行稳定,数字化监管、机器替代等新型智能监管方式正在局部地区积极涌现。

从田头到餐桌 把好农业质量关

《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围绕推进国家溯源平台建设,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正在加快建设统一、权威、协调、联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努力实现农产品源头溯源、流向溯源、信息查询和责任追究。同时,选择四川、山东、广东三省进行试运行,平台的功能和设计不断优化和完善。目前,中国已有21万个规模以上的农业经营单位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档案。

从田头到餐桌 把好农业质量关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一直存在生产规模小、分散、市场上食用农产品身份不明等问题。为此,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提出建立食用农产品认证制度,借鉴发达国家工业产品认证的理念,建立与市场准入挂钩的食用农产品认证制度,并推动生产经营单位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该制度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通过自检、委托检验、内部质量控制和自我承诺独立发证。目前,浙江、山东等六省正在开展相关试点。

从田头到餐桌 把好农业质量关

得益于上述措施,目前新增农业经营主体300多万个,全国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到2.32亿亩,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40%以上广德富表示,建立质量追溯和认证体系可以提高监管效率,促进产业进步,增强消费者信心。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加快建立认证与市场准入的有效衔接,通过质量追溯和认证体系,共同推进从天头到餐桌的无缝监管机制建设。(记者乔)

从田头到餐桌 把好农业质量关

编者:张嘉诚

标题:从田头到餐桌 把好农业质量关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