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5字,读完约4分钟
与每隔一个月推出的前三篇“宣言”文章的节奏不同,第四篇和第五篇“宣言”文章之间的间隔已缩短至五天。第二批发表的两篇《申报》文章具有相同的署名和相同的高规格,可以说是集约型出版物。
前三篇《宣言》文章分别论述了改革开放的认识论、方法论和目的论,这两篇文章在舆论解读上有着更为清晰的现实取向,即中美贸易战等国内外存在的变量和风险。这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央政治局用了“稳中求进”的字眼。
细看《宣言》的两篇文章,一篇是《风雨无阻,共创美好生活》,一篇是《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意识,那就是眼前的严峻形势;这两篇文章各有重点。第一个是思考什么,第二个是如何去做。
从某种意义上说,直接面对问题需要勇气,解决问题需要智慧。《宣言》没有否认当前的困难。文章总结了三点:
“快速发展”留下的问题是解决粗放发展的后遗症;“后发展”的麻烦在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足带来的新问题;“进一步发展”不可避免的障碍是啃噬国内改革的“硬骨头”,反对国际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贸易欺凌。
宣言说:“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挑战,必须予以应对。”。中国是一头大象。躲在小树后面是不可能的。挑战第一,避免就是承认失败。
该怎么办?历史是了解中国的关键。中国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获得解决当前问题的思路,同时也在不断解决新问题,创造新历史。“周虽然是个老国家,但他的生活是经过改造的”,这是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辩证法。
因此,最新的《宣言》是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新历史。它也为现实问题开出了药方: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
中国近年来的成就源于改革开放,习近平称之为“关键举措”。正是通过这一“关键举措”,中国能够不断打破观念的束缚,消除阻碍其发展的障碍。不用说,“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革命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世界。”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行动哲学”。
这种哲学不是空·空的概念,而是把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同时,这种哲学不是盲目的、无目的的,而是具有明确的历史逻辑和政治文化传承。《宣言》用八个字概括:“一脉相承,没有规则”,这是改革开放40年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启示。
“一脉相承”意味着延续中国的文化精神,即“走自己的路”,社会主义也应该产生“中国特色”;“非正式方法”是指在实践中适应形势并不断调整具体策略。40年的成功实践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官员和各界人士。
将来怎么走?这一深刻的启示是不能丢失的,也是我们重新开始改革开放时必须把握的思想起点。
同时,4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认识到三点:一是牢牢把握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这是对整个历史发展趋势的战略判断;二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中国的发展奠定基础和长远的制度基础;第三,我们知道如何顺应历史潮流,这是人民的潮流,也是大势所趋。它还能帮助我们面对历史的逆流,产生一种自信和决心。
《宣言》深刻的启示和三个理解,表明这是“伟大的历史观”,它使我们能够高瞻远瞩,在喧嚣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躁动中保持冷静。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个“宣言”不仅解决了当前紧张的中美贸易战等一系列挑战,而且从历史的角度澄清了对中国未来发展的认识,建立了共识。
有趣的是,在这两个宣言的末尾,有上亿人的名字:无论你是党员干部、工人、农民、企业家、研究人员、青年学生……同时,你也应该是一个“梦想家”、“信徒”、“先锋牛”和“实干家”。因为不管蓝图有多宏伟,每个人都需要被钉上钉子,努力做扎实的工作。
有人说,中国经济的最大潜力在于每个人都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四十年前,我们成功地激发了整个社会的活力,给了每个人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四十年后,我们要“创造更好的生活,风雨无阻”,依靠亿万梦想的“真正的英雄”,是人民的力量可以拓宽改革开放的天地。
标题:侠客岛:央媒密集刊发两篇“宣言” 背后有何深意?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7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