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703字,读完约17分钟
教育部、国家卫生保健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实施方案》。该计划明确指出,禁止学生携带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进入教室,并对网络游戏的总数进行调控,以控制新增网络游戏的数量。
“实施计划”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全国范围内显著降低儿童和青少年的新近视率,并显著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整体视觉健康水平。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降至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降至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降至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在25%以上。
《实施方案》对电子产品的科学合理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严禁学生携带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进入教室,带入学校的物品应统一保管。学校教育基于需求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作业不依赖于电子产品。原则上,使用电子产品的教学时间不应超过总教学时间的30%。原则上,应该使用纸质作业。
此外,《实施方案》指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控制网络游戏总量,控制新增网络游戏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并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以下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实施方案》全文:
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实施方案
儿童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日益加重,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产品(以下简称电子产品)的普及,导致眼睛过度使用、眼睛不健康使用、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且呈上升趋势,近视日趋年轻化、严重化,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大问题。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社会应该共同采取行动,爱护儿童的眼睛。为全面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经国务院批准,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
到2023年,我们将力争在2018年的基础上,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到203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增近视率将显著降低,儿童青少年整体视觉健康水平将显著提高。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降低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降低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降低到70%以下,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达到25%以上。
二.所有相关方的行动
(1)家庭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了解科学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眼睛习惯,并尽可能在家中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0-6岁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特别注意儿童早期视力保护和健康,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让孩子在户外多晒晒太阳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积极引导儿童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让他们每天在家都能暴露在户外自然光下60分钟以上。患有近视的儿童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以延缓近视的发展。鼓励和支持儿童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督促儿童认真完成冬夏体育作业,使他们掌握1-2项运动技能,引导儿童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父母应该尽量减少陪伴孩子时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用于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单次使用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电子产品每天累计使用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30-40分钟后,他们应该休息放松10分钟。他们越年轻,电子产品的持续使用时间就应该越短。
减轻课外学习的负担。与学校合作,有效减轻孩子的负担,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上课,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做出合理选择,避免减轻学校负担和增加家庭负担。
避免不良用眼行为。引导儿童在行走、吃饭、躺在床上、摇晃车厢、昏暗光线或阳光直射时不要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随时监督和纠正孩子不良的读写姿势,保持一脚、一拳、一英寸,即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在一英尺左右,胸部与书桌的距离应在一拳左右,手指握笔与笔尖的距离应在一英寸左右,连续的读写时间不应超过40分钟。
保证睡眠和营养。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保证小学生每天睡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让孩子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鱼、水果和绿色蔬菜,这对他们的视力和健康都有好处。
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注重家庭室内照明情况,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掌握孩子的眼睛发育和视力健康状况,随时注意视力异常的迹象,当孩子知道需要坐在教室前排才能看清黑板,看电视时靠近屏幕,抱怨头痛或眼睛疲劳,经常揉眼睛时,带孩子去眼科医疗机构检查。遵照医嘱进行科学干预和近视矫正,并尽量在眼科医疗机构进行验光,避免因矫正方法不当而导致近视加重。
(2)学校
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从零起点严格遵循正常教学,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或调整进度。加强年级组和学科组对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没有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的完成时间不应超过60分钟,初中不应超过90分钟。寄宿学校应该缩短学生的夜校时间。科学安排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完成基础作业,强化实践作业,减少机械和重复训练,绝不让学生作业演变成家长作业。
加强考试管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坚决控制义务教育阶段统一考试的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严禁以任何形式或方式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将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试证书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和选拔学生。
改善视觉环境。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鼓励购买符合标准的可调桌椅和坐姿矫正器,为学生提供符合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严格遵循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的照明和照明要求。,并使用有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加快淘汰大班。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100%达标。根据学生座位的角度、教室的采光条件和学生视力的变化,学生座位每月调整一次,学生桌椅的高度每学期个性化,以适应学生生长发育的变化。
坚持眼部护理措施,如眼部锻炼。中小学校应严格组织所有学生每天早晚做眼保健操,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并提醒学生在做眼保健操前保持双手清洁。教师应教会学生正确掌握写作姿势,督促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坐直,随时监督和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和写作姿势,并提醒学生遵守一脚、一拳、一寸的要求。当老师发现学生看不清黑板并且经常揉眼睛时,他们应该知道自己的视力。
加强户外体育锻炼。加强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严格执行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初中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中小学每天在课间安排30分钟的体育活动。根据动静结合、远近交替的原则,有秩序地组织和督促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到户外或远眺,防止学生疲劳和持续用眼。全面推行冬夏学生体育作业制度,督促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加强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依托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教给学生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学生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利用学校闭路电视、广播、宣传栏、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科学的护眼健康教育,通过学校和学生的辐射教育家长。培训健康教育教师,开发和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支持和鼓励学生成立健康教育协会,开展视力健康的同伴教育。
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引导学生科学规范地使用电子产品,在信息环境下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眼部卫生习惯。严禁学生携带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进入教室,带入学校的物品应统一保管。学校教育基于需求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作业不依赖于电子产品。原则上,使用电子产品的教学时间不应超过总教学时间的30%。原则上,应该使用纸质作业。
定期进行视力监测。小学应当接收医疗卫生机构移交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保证一人一份档案,随着学生状况的变化实时移交。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学生体检制度和每学期两次视力监测制度,对视力异常学生进行提醒和教育,为其开具个人运动处方和保健处方,并及时通知家长带学生到眼科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和新发率的报告和统计分析,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视力筛查。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及时记录在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中。
加强视力健康管理。成立学校领导、班主任、校医(卫生教师)、家长代表、学生视力保护委员会和志愿者等学生代表为一体的视力健康管理小组,职责明确、细化。将近视防治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加强医务室(卫生室、校医院、卫生室等)的力量。),并按标准配备校医、必要的医疗设备及相关的监测和检查设备。
提倡科学保护和教育。严格执行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重视3-6岁儿童的生命价值和游戏成长,禁止小学教学。为保证儿童每天有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寄宿幼儿园不应少于3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应少于1小时,应根据地区、季节和学龄特点进行合理调整。为儿童提供均衡的营养和健康的视力饮食,促进视力保护。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保护时,应主动控制使用电视、投影等设备的时间。
(3)医疗卫生机构
建立愿景文件。严格执行国家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实现早期监测、早期发现、早期预警和早期干预。从2019年起,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的年覆盖率将达到90%以上。在检查的基础上,依托现有资源,及时建立和更新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的电子记录,并随儿童青少年入学情况实时传递。在学校的配合下,应认真开展中小学生视力筛查,并提供眼健康数据(包括屈光度、眼轴长度和屈光介质参数等)。)应及时更新视力健康的电子记录。如果筛查出视力异常或可疑眼病,应提供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方案。
规范诊断和治疗。县级以上综合医院普遍开展眼科医疗服务,认真执行《近视防治指南》等医疗标准,不断提高眼科医疗服务能力。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视觉症状,进行科学的验光及相关检查,做出明确的诊断,并按照诊疗标准进行纠正。患有近视的儿童和青少年应听从医生的建议,及时调整和采取适当的干预和治疗措施。患有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的儿童和青少年应充分了解该疾病的危害,并提醒其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并发症或减少危害。制定后续干预措施,及时检查和纠正,并记录在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中。积极开展近视防治研究,加强近视防治科研成果和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中的作用,制定并实施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推广应用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法。
加强健康教育。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我们必须从健康教育入手,以公共卫生服务为出发点,为儿童、青少年和家长开展独立的健康行动。鉴于人们对近视防治缺乏认识,对近视危害健康的严重性缺乏认识,应充分发挥卫生管理、公共卫生、眼科、验光、疾病防控、中医药等领域专家的指导作用,主动走进学校、社区、家庭,积极宣传普及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视力健康科普知识。加强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因地制宜开展营养健康指导和服务。
(4)学生
增强健康意识。每个学生都应该强化人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积极学习和掌握科学护眼等健康知识,并向家长宣传。积极关注自己的视力,发现视力明显变化时,及时通知家长和老师,并尽快到眼科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治疗。
养成健康的习惯。遵守近视防治要求,认真规范眼保健操,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周参加3次以上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熬夜,少吃糖,不挑食,自觉减少使用电子产品。
(5)相关部门
教育部:加快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成立全国中小学校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科学开展预防控制近视、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等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试点工作,加强示范和指导。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健康发展体系和体系,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加快体育与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学(传授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训练(定期课余训练和常规运动操作),广泛开展班级和校际体育竞赛,培育(培养健康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深化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和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校园体育项目建设。推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现有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建设,按照标准和要求加强人员和设备配备。鼓励高校特别是医学院校和师范院校开设视光学、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相关专业,培养近视防治、视力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和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研究。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对学校医生等专职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努力解决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及相关设备配置不足的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坚决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每年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室照明、桌椅、电子产品等标准进行专项检查。
国家健康和福利委员会:培训优秀的视力保健专业人员,并在合格的社区建立预防和控制站。加强基层眼科医生、眼科保健医生和儿童保健医生的培训,提高视力筛查、常见眼病诊疗和急诊救治能力。加强视光师培训,确保每个县(市、区)都有合格的视光师提供规范化服务,并根据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矫正方法。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网络、数据采集和信息建设。会同教育部组建青少年近视预防和视力健康国家专家组,充分发挥卫生、教育、体育等部门、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科学指导青少年近视预防和视力健康管理。加快修订《中小学生体格检查管理办法》等文件。2019年底前,将会同有关部门发布相关强制性标准,严格规范儿童青少年教材、教具、试卷、练习本、报纸等印刷品、出版物、学习灯的字体和纸张,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照明和照明标准,对学校、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室(教学场所)进行随机抽样、记录和公布(随机抽取卫生监督员,随机抽取学校、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
国家体育总局:增加适合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场所和设施,继续推进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儿童青少年开放。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为儿童青少年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开展各种冬夏夏令营、训练营和体育赛事,吸引儿童青少年广泛参与体育运动,动员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提供指导。
财政部:合理安排投资,积极支持相关部门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我们将会同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和卫生委员会,完善中小学和大学的校医、保健教师和健康教育教师的职称评定政策。
市场监管总局:严格监管视光学和眼镜行业,不断加强视光学产品的监管和计量,整顿眼镜行业秩序,加大对眼镜和眼镜镜片生产、流通和销售的执法检查力度,规范眼镜镜片市场,防止不合格眼镜镜片流入市场。加强广告监管,依法查处虚假违法近视防控产品广告。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线运行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广电总局等部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作用,利用公益广告从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和推广预防近视知识。
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要关心、支持和参与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和家庭关怀的良好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美好的未来。
第三,加强评估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负责落实本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措施,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国务院授权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省级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责任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逐级签署《责任书》。将青少年近视防治、整体近视率和身体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入学率单方面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负担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应根据法律法规承担责任。
建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考核体系。考核办法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制定。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核实2018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基础上,从2019年起,每年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进行评估,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标题:教育部等八部门:手机平板严禁带入课堂 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8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