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由多个部委联合发布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渔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正在积极推进和实施,其核心内容之一是“十年禁渔”。如果它能持续下去,将会给长江带来摆脱“无鱼”状态的希望。
当然,首先拯救长江的对策是禁止捕鱼,但这不仅仅是禁止捕鱼,还要努力做很多其他的工作,比如减少污染。
从禁渔的角度来看,这是基于长江没有鱼的科学结论,这是基于生物完整性指数(ibi)。Ibi由美国学者james karr博士于1981年提出,现已成为评价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最广泛使用的指标。就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而言,它由三大类(物种多度和组成、摄食结构、鱼类多度和健康状况)的12个指标组成,指数等级从好到坏分为6个等级:优、好、一般、差、极差和无鱼。
现在,长江在朱鹭之下处于无鱼等级。事实上,长江干流年自然渔获量已从1954年的42.7万吨下降到近年的不足10万吨。与中国每年超过6000万吨的水产品总量相比,长江干流的天然渔获量目前仅占0.15%。这一切都离不开在长江里钓鱼。一些渔民采取“电爆毒”、“家用渔网”等非法捕捞手段,也危害了长江流域的4300多种水生生物,包括400多种鱼类和180多种特有鱼类。
长江禁捕十年的另一个科学论据是,基于“四大鱼”(鲱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它们通常生长四年才达到性成熟,只有在禁捕十年后,这些鱼才能繁殖两到三代,从而显著增加种群。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真诚地同意和支持禁止在长江捕鱼十年的做法,理由非常清楚和充分。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七条河流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35个重点生态区之一。
此外,长江作为中国人的母亲河之一,不仅孕育了中华文明,也滋养了沿海生物,它现在和将来仍然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长江流域的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11个省市,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超过全国的40%。长江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包括山、水、森林、田野、湖泊、草地和其他生态要素。这里是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散地。因此,长江的生态安全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非常重要。
虽然十年禁渔只是全面恢复长江生态的有力措施,但还远远不够,因为长江流域的环境污染、非法采砂和非法/不合理的小水电仍然长期威胁着长江的生态安全,从而影响到长江流域的生态和人民的生存。长江的生物完整性指数已达到最差的“无鱼”水平,这不仅是因为过度捕捞,还因为水污染、运输和航运、水电生产等。
捕鱼被禁止时,渔民的生存应该得到保证。因此,中央政府应通过一次性补贴和过渡性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对禁渔给予适当支持。当然,渔民应该转业,接受能力训练,使他们能够转业,解决生计问题,以确保十年禁渔的实现。
同时,还需要法律法规来保护长江流域的污染。由于长江流域是水陆两用的,因此有必要在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保护、水资源保护、水岸线保护、水岸线与防洪减灾、监测与信息发布、监督与保障等方面制定基本制度和措施。只有把各方面结合起来,长江的生态才能得到恢复,河里的鱼才能丰富。(张天侃)
编辑:张静文
标题:改变长江“无鱼” 禁渔之外还要做什么?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