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6字,读完约4分钟

2019年5月18日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作为文化中心:传统的未来”。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涉林涉草高校要加强自然生态博物馆建设,积极发挥博物馆绿色发展的引领作用,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生态文化教育传播的辐射功能。

高校要做博物馆绿色化发展的引领者

中国有300多所大学博物馆,涉及自然科学技术和专题、文化史、纪念馆等类型。从事林草业的高校在自然生态博物馆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如西北A&F大学农林博物馆、中国森林博物馆(哈尔滨)和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其中,西北A&F大学农林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包括五个专业博物馆,即动物博物馆、昆虫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和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以及蝴蝶园、植物分类园、植物园和各种品质的园林。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以森林为主题的博物馆。它是基于中国5个森林类、23个森林类、185个森林类型和580多个森林类型的集合。它由“森林与自然”、“森林与人类”、“美丽森林与生态文明”三部分组成,是公众了解森林与自然的重要窗口。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是集标本采集与森林濒危动植物特征展示为一体的自然博物馆,承担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文化传承的任务。它有四个展厅和六个展厅,收藏了33万多种标本。它是国家大学博物馆教育联盟的成员单位。西南林业大学木材标本馆共收藏标本2000余种,隶属于97科333属3万余种。展示的热带树种和国家珍稀树种数量居中国首位,在国家木材标本馆中占有重要地位。

高校要做博物馆绿色化发展的引领者

但是,与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全民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相比,涉林涉草高校博物馆建设仍不平衡和不足,尤其是绿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自然生态博物馆应注重硬件建设的节能和低碳化、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的绿色化、管理和运营理念的生态化,真正构建生态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双向通道,与公众共享人类共享的绿色文化资源。

高校要做博物馆绿色化发展的引领者

基于博物馆绿色发展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特征,推进自然生态博物馆建设,涉林涉草高校必须立足于景观、林、湖、草系统管理理念,注重挖掘学科特色,着力提升硬件建设的绿色识别,加强博物馆管理的节能低碳,打造以绿色科普为重点的博物馆收藏特色。 立足于社会互动的全方位开放,加快数字智慧博物馆的信息化转型升级,并进行持续实践。

高校要做博物馆绿色化发展的引领者

2019年,国家林草局对自然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特殊安排,要求利用现有设施和场所建立向公众开放的自然教育体系。新时期,高校中涉及林草的自然生态博物馆应适应新的要求,加快绿色发展的步伐。

高校要做博物馆绿色化发展的引领者

要提高自然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绿色深度和绿色距离,依托高校林草学科特色和生态文明教育传播优势,重点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创新馆藏主题、内容和形式,培育教育活动,创新开发优质绿色科普资源,灵活提供多元化服务项目。 加强博物馆绿色科普效果评价,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媒体渠道开展互动反馈,推动自然教育的深化

高校要做博物馆绿色化发展的引领者

要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协调发展,促进自然生态博物馆的绿色发展。博物馆教育具有沉浸、体验、自我指导和实践学习的优势。涉及林草的高校自然生态博物馆应加强与各级林业、草原管理部门、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的合作。整合和利用更广泛的标本资源,优化和丰富馆藏,形成特色。要积极采取联合创建自然生态博物馆联盟、联合开展生态保护主题纪念巡回展览、开展馆际业务交流、开展社区教育等方式,更好地激活公众教育功能。要充分利用全国大学博物馆教育联盟的合作平台,加强与国际博物馆协会、大学博物馆和收藏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以及国内优秀自然资源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高校要做博物馆绿色化发展的引领者

自然生态博物馆的绿色开发和建设不仅要看东西,还要看人。博物馆作为一个综合性机构,是为公众的全面参与而建造的,也是一个/0/0/0/0/0/0/0/0/0/0/0/0/0/0/0/0/0,是通过整体遗产管理来实现的。这里应该是激发创造力的地方。坚持人文理念,点面结合,物质与意识并重,动态互动与静态展示相结合,搭建一个与公众进行经验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是自然生态博物馆绿化的应有之义。要借鉴梁纪念馆和塞罕坝纪念馆弘扬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的经验,通过挖掘各类自然生态展品的人文内涵,提高绿色志愿解说和绿色旅游服务的专业水平,开发具有生态文化品位的自然博物馆纪念品,通过"人"与"物"的有机结合,提高涉林涉草高校自然生态博物馆的绿色水平。(边肖:田洋,中国林业教育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高校要做博物馆绿色化发展的引领者


编辑:计然

标题:高校要做博物馆绿色化发展的引领者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jy/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