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2字,读完约4分钟
熊市的到来往往会加速行业重组,引发行业集中度的提高。目前,私募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洗牌,行业的马太效应更加突出,资源集中在私募上。据业内人士称,行业门槛和集中度将在未来进一步提高。
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领先效应更加突出
私募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根据格商研究中心的研究,截至2018年6月底,管理规模超过100亿的私募股权基金共有29家,其中12家在2015年股市崩盘前已经达到100亿的规模,现在不仅规模仍超过100亿,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和扩大。
对此,上海证券创新发展总部暨基金评估研究中心总经理刘益谦认为,数百亿定向增发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引导效应的体现。在疲软的市场中,投资者更愿意信任这些规模大、各方面发展成熟、有一定市场品牌的私募基金经理。
诺亚方舟高级研究员蒋主要分析了弱势市场下的现有基金和增量基金。从股票型基金的角度来看,客户往往更愿意将赎回的资金交给风险控制更稳定、投资风格相对稳定的大型管理机构,这也是很多50亿以上的私募达到数百亿的重要原因。从增量基金的角度来看,近年来投资者教育的加强使许多客户意识到当市场下跌太多时,增加头寸对市场的影响。这些客户往往选择正规的私募机构进行合作,超过50亿的私募经理是这些大型金融机构或第三方财富公司的合作或委托对象。
私募网络智能投资部副主任杨建波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私募行业的洗牌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行业更加集中,不到20%的私募机构管理着该行业80%以上的资金。二是私募投资策略更加丰富,特别是随着我国金融投资工具的丰富和监管的逐步开放,可供私募的投资方式更加多样化。
行业门槛和集中度将会提高
蒋告诉记者,诺亚研究工作室已经做过研究,在市场上10亿元以下的小盘平均存活时间只有2.3年。与公开发行相比,由于渠道、人员流动、股东背景和政策影响等方面的原因,私募发行行业是一个更优于穷人和以头为导向的行业。“尤其是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小型私募基金的波动往往比大型基金公司更大,因为它们的风险控制能力差、投资风格不稳定,而且交易中的游戏色彩相对较重。它更有可能在市场下跌时被客户赎回。”
因此,经过这一轮洗牌后,刘益谦认为,通过多轮并购,行业一定会优胜劣汰,行业的进入门槛和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刘益谦解释说,首先,业内投资者主要关注高净值个人客户,他们投资私募是为了获得阿尔法。然而,中国私募行业约有四分之三的产品策略是多头股票,其回报风险特征与股市高度相关。相当多的投资者对私募的绝对盈利能力不满意。因此,私募基金经理应该知道自己的价值点,让投资者知道自己的收入来源。
其次,监督的情况越来越严格。最近,资产管理规则对信息披露和绩效奖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合规成本将反映在it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改进上。这将不可避免地增加私募基金经理的运营成本。
第三,投资者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投资者对公司的历史业绩、管理人员的专业经验、团队的整体水平、投资方法和运营能力将有越来越高的标准。一方面,这将使私募基金经理习惯于更透明地展示自己。另一方面,这将导致孵化和小型私募的生存挑战。
然而,恒天财富研究院院长周荣华指出,私募基金的发展应该面向更广阔的视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中央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沪港通开通后的上市公司存托凭证和今年编制的沪深中央企业结构调整指数都是很好的产品发展方向。与此同时,《资产管理规则》的正式文件提到了fof和mom,这也为私募股权机构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
杨建波表示,国内私募行业仍有很大发展。对于私募而言,保持核心竞争力是赢得竞争的关键。这种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业绩上,还体现在企业治理、企业文化、企业品牌等诸多方面。他认为,在未来,资源将集中在私募上,具有特色的小型私募也会有一席之地。
标题:弱市加剧私募分化 行业门槛和集中度将提高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0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