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07字,读完约7分钟
机构增加利率债券,减少信用债券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赵报道
最近,中国债券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相继在7月份公布了债券托管数据。总体而言,海外机构继续大幅度配置中国国债。国内商业银行主要增加利率债券,而资金主要增加信用债券,经纪头寸整体趋于下降。业内人士认为,从长期来看,中高档信用债券肯定会有投资价值。如果广义货币被转移到广义信贷,高质量的被错误扼杀的信用债券将有更好的投资机会。
提高利率,减少信贷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央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其信用债券,事实上,各类金融机构仍在减少其信用债券。从托管证券的主要类型来看,托管利率产品的比重上升,而托管信贷产品的比重下降。
数据显示,在利率债券方面,中国债券托管额环比增加7478亿元,达到53.87万亿元,上交所环比增加3105亿元,达到18.23万亿元。据发行起始日统计,7月份发行的利率债券总额为15485亿元,继续呈上升趋势,其中地方债券发行量大幅增加。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和海外机构是增持的主要参与者。
7月,中国债券国债托管规模增加2077.43亿元。商业银行整体头寸增加998.65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头寸分别增加327.64亿元、213.67亿元和175.80亿元;证券公司持仓规模逆势下跌198.58亿元;基金头寸大幅增加583.25亿元;海外机构头寸继续大幅上升,当月增加651.12亿元。
在信用债券方面,信用债券融资继续回升,基金公司的头寸大幅上升。具体而言,上海清算所票据托管规模增加650.35亿元,其中非法人机构头寸增加500.66亿元,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头寸分别增加27.32亿元和43.36亿元,股份制银行头寸减少42.31亿元,证券公司和海外机构头寸分别增加119.36亿元和26.80亿元。
上海清算所短期融资托管规模增加100.2亿元。其中,非法人机构头寸增加88.35亿元,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头寸分别增加44.4亿元和1.38亿元,股份制银行头寸减少9.99亿元,证券公司和海外机构头寸分别减少12.72亿元和14.4亿元。
上海清算所超短期金融托管规模增加627.6亿元。其中,非法人机构头寸增加1242.7亿元,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头寸分别减少330.7亿元和267.85亿元,城市商业银行头寸增加26.84亿元,证券公司头寸减少42.76亿元,境外机构头寸增加51.67亿元。
中国债券公司债券托管规模下降871.93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分别减少62.56亿元、35.55亿元和22.24亿元;基金和证券公司头寸分别减少304.13亿元和49.04亿元。
银行同业存款证规模回升,其中银行减持,非公司机构增持。具体而言,7月末,上海清算所同业存单托管规模增加2013.2亿元,其中非法人机构持有规模增加398.63亿元。商业银行存单头寸总量减少717.59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分别减少148.37亿元、147.38亿元和438.17亿元。证券公司头寸减少239.9亿元,境外机构头寸小幅增加15.47亿元。
机构偏好各不相同
数据显示,7月份,国有商业银行增持债券4451亿元,增持额较上月的2783亿元大幅增加。从品种上看,主要集中在地方债务和国债上,其中地方债务增幅最高。上个月政府债券的增加变成了425亿元的净减少。信用债券也从上月的大幅增长转为净减629亿元,其中短期和短期贷款每月减少564亿元,公司债券减少63亿元,中间票减少1亿元,同业存单进一步减少296亿元。总体而言,与前期相比,本行的债务配置有所增加。7月份,地方债务供应量开始增加,银行增持了大量地方债务,但其他品种并不强劲。
7月份,农村商业银行增持债券852亿元,是6月份的两倍。配置品种主要是地方债、国债、国债和同业存单,信用债券略有减少;7月份,保险机构共减持债券153亿元,主要减持品种也是信用债券;本所债券净减总额为99亿元,主要减额仍为信用债券。
从持股结构来看,数据显示广义基金加仓信用债券在7月份最为明显;券商专注于增持中奖彩票,但短期融资和公司债券的绝对规模和市场份额已经下降;商业银行几乎全面减持了信用债券,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减持短期金融资产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城市商业银行略微增加了他们的持股,但是他们的订单很少;保险机构和信用合作社全面减持了各类信用债券。
CICC固定收益团队认为,7月份,普通基金明显调整头寸,放弃利率转向信贷,重新增加了大量信用债券和银行间存单,反映出7月份在宽松资金的刺激下,信用债券交易环境转暖。;与此同时,7月份地方债务供应量开始增加,商业银行整体增持地方债务,对其他证券,尤其是信用债券和银行间存单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随着8-9月份地方债务供给高峰的到来,财政存款集中度将会提高,银行间流动性将被带走,届时挤出效应可能会更加明显。
西南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杨认为,央行的引导性政策并没有导致机构增加信用债券,信用风险改善有限,因此机构继续减少信用债券。早期频繁的信贷风险导致信用债券融资大幅收缩,金融风险增加。为了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降低金融风险,央行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增持信用债券。
在早期阶段,监管机构要求商业银行提供额外的mlf,以支持贷款配售和信贷债券投资,特别是低评级信贷债券,这将得到更大比例的mlf的支持,根据净增加持有量。然而,从结果来看,商业银行并没有增加其信用债券。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流动性比较宽松,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并不稀缺,信用债券的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持有信用债券会继续挤压银行的资本,因此银行不愿意增加他们持有的信用债券。
中高档信用债券仍有配置价值
一家银行的金融市场部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表示,利率债券和高评级信用债券的收益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主要是因为机构投资者正专注于A魔术抛出的特别高质量的债券,普通的aaa和aa+仍有市场,基本上没有机构愿意投其他债券的票。然而,债务成本较高的银行可能会投资aa级城市投资债券,而aa级城市投资债券的收益率最近也迅速下降。
据一家中型经纪公司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介绍,央行最近释放了一定的流动性,包括大银行在内的机构开始投资aa+以上的信用债券,但主要集中在城市投资债券。一些相对较好的民营企业信用债券的投资状况也得到修复,但交易量仍相对较小,信用扩张并未传导至低评级债券。
在信用债券投资方面,经纪资产经理指出,公司仍以较低评级债券为主,投资于质量相对较高的城市投资债券;关于工业债券,除非你很了解上市公司和发行人,否则你可以深挖。这主要取决于机构的信息掌握能力和深入研究能力。不同的机构擅长不同的领域和目标,而机构挖掘出低评级的凭证却被错误地扼杀了。
南方一家经纪公司的高级固定收益投资经理认为,从长远来看,中高级信用债券肯定会有投资价值。如果广义货币被转移到广义信贷,高质量的被错误扼杀的信用债券将有更好的投资机会。许多机构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加紧信用研究的建设。
标题:机构对债市偏好各有不同:外资买国债 基金增持信用债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7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