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87字,读完约10分钟
新华社新加坡11月14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4日在新加坡出席第21届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演讲内容如下:
在第21届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新加坡,2018年11月14日)
总理李显龙,
亲爱的同事们:
很高兴在新加坡与大家相聚,出席第21届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和庆祝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峰会。我要感谢新加坡政府为会议所做的精心准备和周到安排。
回顾过去15年,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亚洲国家总体保持和平稳定的良好态势,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和考验,呈现快速发展的上升趋势,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中国-东盟关系也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过程。2003年,中国率先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1国领导人在巴厘岛签署了《中国-东盟和平与繁荣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标志着两国关系快速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15年来,中国与东盟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将“2+7合作框架”提升为“3+x合作框架”,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实现了从数量积累到质量发展的飞跃,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前景。
我们丰富了战略合作的内涵。我们加强战略沟通,搭建安全对话平台,致力于构建基于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的开放包容的亚太区域合作框架,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整体环境。我们建立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致力于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引领区域一体化趋势,促进区域发展和繁荣。在亚太经合组织和联合国框架下,我们密切沟通协调,共同努力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开创南南合作新局面。中国-东盟关系已经超越双边范畴,在地区和全球意义上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创造了互利共赢的局面。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来,我们就共同建设“一带一路”达成广泛共识,积极推动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发展规划的融合。目前,已有9个东盟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协议,这导致了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项目的落地。我们建立并升级了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对90%以上的商品实行零关税。双边贸易额从2003年的780亿美元跃升至2017年的5100亿美元。中国连续九年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连续七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的双向投资已超过2000亿美元。双方人员往来从每年390万人次增加到近5000万人次,每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航班超过3800次。中国-东盟务实合作以优势互补为基础,注重利益共享,促进综合发展,惠及11个国家的20亿人口。
我们树立了解决分歧的榜样。南海问题影响了中国与一些东盟国家关系的顺利发展,各方都在积极努力消除这一干扰因素。200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各方控制分歧、加强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16年来,我们不断积累政治互信,牢牢把握睦邻友好大方向,全面有效落实《宣言》,深化海上务实合作,倡导和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有效控制争端,维护南海局势稳定。自今年年初以来,关于《准则》的磋商取得了重要进展。各方共同形成了单一的协商文本草案,并同意在2019年完成第一轮审查。在此基础上,中国愿与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争取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在未来三年内完成“准则”磋商。南海局势的稳定和减缓将进一步促进东亚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发展相通,是天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和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核心地位。中国-东盟关系之所以能够稳定和深远,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始终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关系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平与稳定是地区国家最大的共同点,也是实现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前提。我们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东盟方式”,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不断增进互信,维护东亚和平稳定。
第二,始终坚持开放合作、共同发展。东亚国家具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和很大的合作潜力,并形成了你我之间的利益纽带。我们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密切合作,共同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东亚一体化进程,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始终坚持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东亚文明是独特的,不同的民族、宗教和文化长期多元共存,在这一地区形成了“和谐而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尊重我们的国情和发展道路,在对话和交流中取长补短,有效激发不同文明的活力和创造力,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亲爱的同事们:
当前,世界局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多边规则和国际秩序受到冲击,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地区热点问题层出不穷,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在一起,给东亚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中国与东盟应全面深化合作,坚定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与繁荣,坚定支持国际秩序和多边体系,坚定推动地区一体化和世界多极化,共同构建更高层次的战略伙伴关系和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此,我想提一些建议:
第一,加强战略规划。只有做好顶层设计和政策实施,合作才有后劲。本次会议将发表《2030年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愿景》,这是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十五周年峰会的重要成果,为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以“愿景”为指导,推进一带一路与东盟共同建设“愿景2025”,巩固“3+x合作框架”,加强政治安全、经济、贸易和人文交流三大支柱建设,推动中国-东盟关系进一步提升。
第二,深化经贸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中特定产品原产地规则谈判的顺利完成,将进一步提升双方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我们期待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尽快取得实质性成果,以加强和改善区域供应链和价值链。日前,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这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举措。据估计,未来15年,中国商品和服务进口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这将为包括东盟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中方愿落实《中国-东盟能力合作联合声明》和《中国-东盟关于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的联合声明》,优先开展电力、汽车、信息通信、轨道交通和设备制造等领域的能力合作,稳步推进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湾高速铁路等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促进本地区各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第三,培育创新亮点。面对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新浪潮,中国和东盟都将创新纳入各自的发展议程,创新成为双方合作的新增长点。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创新之年。双方将发表科技创新合作联合声明,讨论建立科技创新合作新机制,建设科技园区,深化实施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中国支持东盟智慧城市网的建设,参加了此次智慧城市展,并愿意与东盟研究人员谈判签署中国-东盟智慧城市合作文件,推动政策研究、标准制定、技术创新、市场共享和人才培训等领域的合作,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搭建东盟智慧城市网合作平台。中国的南宁、厦门、杭州、济南和昆明与东盟城市建立了伙伴关系。中国支持“建设东盟旅游数字平台”,愿与东盟建立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生态友好型城市发展伙伴关系,共同建设地球科学合作中心,促进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巩固人文支柱。中国-东盟合作取得显著成就,人文交流贡献巨大。明年是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为了增进人们对双边合作的了解和参与,支持更多的人文交流项目,中国将于明年增加对中国-东盟合作基金的资助。东盟秘书处的基金管理团队也将很快开始运作。中国将设立中国-东盟精英奖学金,实施“未来之桥”中国-东盟青年领袖培训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让1000名优秀的东盟青年来华接受培训,播下友谊的种子。
第五,扩大安全合作。加强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符合各国利益。今年以来,中国-东盟安全合作取得重要进展。上月,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湛江成功举行首次海上联合演习,对增进互信、应对安全风险、维护地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希望这项工作能够制度化。中方愿尽快开通与东盟国防部门的直接热线,开展国防智库与中青年军官的友好交流,深化防灾减灾、人道救援、军事医学、反恐等领域的合作,探索建立东盟救灾物资储备,使双方合作更加多样、富有成效。
亲爱的同事们:
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是地区国家的共同期待,符合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总体稳定并有所放缓,《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进展顺利,充分体现了本地区国家以建设性方式处理南海问题和共同建设规则的决心。事实证明,充分有效地执行《宣言》和促进就《准则》进行磋商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
南海是重要的国际航运通道。中国是世界贸易大国,60%以上的海上货物贸易需要通过南海。中国坚决维护各国根据国际法享有的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域外国家应尊重和支持中国和东盟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
中国和东盟国家是发展的机遇,互不构成威胁。在稳步推进《导则》磋商的同时,我们要把握好自己处理南海问题的关键,排除外部干扰,积极开展海上务实合作,挖掘搜救、环保、渔业资源保护和海警合作的潜力。中国正在为南岛礁的民用服务中不断完善。除了加强南海中南部的搜救力量,中国还部署了海洋观测、天气预报、环境监测、防灾减灾等设施。为地区提供更多的公益服务。
亲爱的同事们:
只要我们对彼此的发展、合作和东亚的未来抱有坚定的信心,保持紧密的团结和开拓进取,中国-东盟关系在未来15年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更上一层楼,更好地造福于本地区各国人民。
谢谢大家。
标题:李克强:期待尽早结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