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79字,读完约8分钟
[摘要]时代周刊记者注意到,去年10月,成都银行(601838)股东会做出决议,张鹏接任金城消费金融董事长,成为首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女性主管。目前还不知道她将领导金城消费金融
近日,成都银行披露了2018年半年度报告,并披露了其合资公司四川金城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城消费金融”)的半年度业绩。根据成都银行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金城消费金融未经审计的总资产为19.37亿元,净资产为5.96亿元,营业收入为8900万元,净利润为3700万元。
在已经公布了半年业绩的八家消费金融公司中,这一业绩仍可排在第四位,但就收入而言,仍远未排在前三位。上半年,兆联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6.04亿元,其次是消费金融和兴业消费金融,分别实现净利润3.66亿元和2亿元;收入方面,消费金融收入41.07亿元,位居行业第一,兆联消费金融和兴业消费金融分别实现收入30.40亿元和8.69亿元。
金城消费金融成立于2010年3月,是首批获准建设的四家消费金融公司之一。由成都银行和马来西亚鸿丰银行合资成立,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注册资本为3.2亿元。在成立当天的新闻中,四川省商务厅官方网站上发布的一条消息称:“成都在经济发展水平、消费市场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习惯等方面与内地大多数城市更为相似。成都试点将对其他类似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城市起到示范作用。"
在这样的预期下,金城消费金融自成立以来,业绩一直相当低迷。根据成都银行年报数据,锦程消费金融2013年至201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400万元、4900万元、6700万元、7500万元和6100万元。即使在2017年,当特许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实现爆炸式增长时,金城消费金融的净利润仍同比下降18.72%,可谓“起得早,落得晚”。《时代周刊》记者向金城消费金融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封闭开发
2016年12月,在银监会第87次例行记者会上,金城消费金融副董事长何伟忠、兆联消费金融总经理张、苏宁消费金融总经理坐在银监会非银监局局长毛万元两侧。以上三个人已经把自己部门的发展道路总结成了演讲。
截至第三季度末,金城已累计发放贷款37亿元,累计客户32万余家。截至2016年11月底,兆联公司已累计授信客户600多万,累计贷款500多亿元。截至2016年11月底,苏宁已累计发放1000多万笔消费贷款。累计贷款超过110亿”...消费金融行业的三位高管将累积贷款、客户数量和不良率等业绩指标混在冗长的文稿中,只隐藏了成本数据,似乎都想表现出消费金融公司在运营中的不努力。
然而,就财务数据而言,金城消费金融并不辉煌,何伟忠对此早有准备。这位高级主管同时也是马来西亚汇丰银行(Hong Leong Bank of Malaysia)在中国的董事总经理和成都银行的副行长,他在标题中陈述了自己的立场——“深入培育本地市场,成为一家小型、成熟的专业消费金融公司”,从而在四川圈定了金城消费金融。
据公开信息,金城消费金融已覆盖成都,并延伸至Xi、重庆、德阳、绵阳、南充、乐山、眉山、资阳和宜宾。除了中部城市Xi和西部城市重庆,晋城的消费金融活动基本上仅限于四川。
《泰晤士报》记者注意到,成银年报披露了其区域发展格局:“辖广安、资阳、眉山、内江、南充、宜宾等10个省级分行,32个直属分行(部)。180多个营业网点。”成都银行的招股说明书中也有这样一句话:“发挥协同效应,比如与金城消费金融进行交叉销售。”可见,金城消费金融所覆盖的业务领域与成都银行基本一致,在业务发展和客户获取上也非常依赖成都银行。
据金城消费金融官方网站介绍,目前,金城消费金融为耐用消费品提供分期贷款,涉及3c、医疗美容、汽车保险、汽车配件等。,以及其他通用消费现金服务,如“按小时付费贷款”、“快乐家庭贷款”和“商业援助贷款”。虽然业务丰富,但获得客户的渠道主要是“线下”,主要是成都银行网点和合作商户。目前,在线界面只有微信公众账户。
《泰晤士周刊》记者拨打了他的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说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线下业务咨询。“在线业务可以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申请。具体情况下的审批额度和审核时间不明确。“在成都银行披露的数据中,没有描述金城消费金融的“网上”和“线下”具体情况,但有媒体称,金城消费金融的网上业务增长缓慢,原因是线下业务主要集中在该省,有意控制网上和线下业务的比例,以避免网上业务的快速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金融的注册地是重庆,位于晋城消费金融的西南部。它于2015年6月获准开业,比金城消费金融晚了5年。在运营的第一年,它依靠重庆百货公司(600729,诊断股)铺设了“线下”渠道,然后迅速转向“线上”实现收入突破;然而,注册在福建泉州的兴业消费金融已经将运营总部迁至上海,以突破地域限制,布局全国。
自2010年3月开业以来,金城消费金融作为第一家获准开业的特许消费金融公司已经运营了八年,而2014年获得批准的兆联金融和苏宁金融实际上是“年轻的一代”,经过两年的运营已经超越了金城消费金融。对此,金城消费金融并不平静。何伟忠在上述讲话结束时表示:“面对市场变化,金城消费金融必须走上一条以中低收入群体为重点、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特色消费金融之路。”
领导战争取得突破
面对巨大的消费金融蓝海市场,同行们正在争先恐后,蓄势待发。金城消费金融受其经营战略的限制,确实错失了一些发展机遇。2017年4月,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告,“四川金城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以下简称“公告”)。
根据公告,金城消费金融计划引进2-3个具有互联网金融经验、大数据和信用模型应用能力、在线消费或消费场景、消费群体或渠道优势的战略投资者。新引进投资者总持股比例不高于49.14%。对于金城消费金融对战略投资者的要求,业内人士分析了其未来发展的三大核心需求——大数据采集、大数据风险控制模型和在线消费场景。
随后,上市公司梅(002818) (002818.sz)和荣智联(002642) (002642.sz)先后于2017年8月宣布参与投标。仅仅一个月后,就宣布竞标失败,富森说没有通过第一轮综合评估;荣智联参加了两轮综合评估和网上竞价,但未能中标。
截至2017年末,据报道,金城消费金融增资扩股已最终确定新股东为周大福(港股01929)、心有和浩泽水镜(港股02014)。但现在半年多过去了,上述三方持股的消息还没有落实。根据成都银行2018年半年度报告,金城消费金融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工作仍在进行中。
“消费金融许可证是在严格的监管下开发的,它们本身就是‘卡通’。寻找战略投资者有很好的选择。”华东一家大型消费金融公司向《泰晤士报》记者分析称:“在锦城引入战略投资者后,成都银行仍应拥有控制权。”
去年12月以来,消费金融行业出现了“增资扩股潮”,这主要是由于特许消费金融自身业务规模的爆炸性增长。由于要求消费金融公司的最大杠杆率为10倍,以及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今年许多消费金融公司都宣布增加注册资本。例如,吉藏消费金融的注册资本增加到80亿元,中国银行消费金融增加到43.89亿元,消费金融立即增加到40亿元。今年3月,发展缓慢的中原消费金融也将其注册资本从3亿元增加到8亿元。
然而,金城消费金融已经运营了8年,没有增资行动,维持了3.2亿元的初始注册资本。根据上述公告,金城消费金融的上市价格为每1元注册资本2.75元,新增注册资本对应的持股比例为23.81%。增资扩股后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2亿元。可以看出,即使增资完成,在目前运营的23家注册消费金融公司中,晋城消费金融仍然排在注册资本的最后。
8月18日,银监会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率的通知》,提出积极发展消费金融。这是自去年11月出台现金贷款新规以来,监管机构首次明确表示对消费金融的高度认可。“消费金融牌照的审批权限已经放宽,但目前只有26个牌照。行业发展不一定快,但必须保持利润增长。”上述消费金融公司表示。
《时代周刊》记者注意到,去年10月,成都银行股东大会作出决定,张鹏接任金城消费金融董事长,成为首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女性主管。目前还不知道她将领导金城消费金融。
标题:开业8年未见突破 锦程消费金融乐不出蜀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2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