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0字,读完约4分钟
这款看似不起眼的智能手环已经成为小米的热门话题。
最近,小米宣布将于9月19日正式发布带nfc版本的mi band 3。小米乐队最畅销的话题不亚于小米的手机。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mi band全球累计出货量已超过5000万台。据idc统计,2017年,mi band连续三个季度超过苹果,在全球可穿戴硬件市场排名第一。
然而,在完全释放市场的初始红利后,智能手镯市场也面临着增长缓慢的问题。
快速扩张但增长缓慢
在可穿戴设备中,智能手镯的发展相对平稳。
与受电池寿命限制的智能手表相比,智能手镯由于成本和价格较低,更容易在消费市场上推广。此外,在产业链中,智能手环的屏幕、芯片和传感器等模块可以批量购买进行组装和生产,因此制造商可以轻松进入市场,小米就是其中之一。
以性价比为主导的小米也在mi频段采用了这一策略。2014年,数十万只智能手镯仍在市场上广泛销售。当时,mi波段代立即降低了整个市场的价格,价格在79元,这引发了一场"价格战"。短短四年,小米已经成为这个市场的龙头企业。
根据idc的最新数据,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790万台,其中小米出货量为420万台,以15.1%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业内观察人士洪世斌对时代财经表示,mi band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来代言它,并通过一条成本效益高的路线迅速占领市场,从而最终扩大规模,以数量取胜。
然而,经过几年的快速增长,智能手镯已经显示出放缓的迹象。根据idc的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2510万台,仅增长了1.2%。与一年前18%的同比增长率相比,增长率明显下降。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智能手镯已经发展到了瓶颈期。“到目前为止,手镯的持续增长已经接近五年了。手镯的底座已经很大了,不可能像前两年那样增加几十倍甚至两倍。”
此外,缺乏产品创新和严重同质化也是影响手链成长的主要原因。如今,许多智能手镯都有类似的功能,其中大部分都有时间显示、步数检测、心率检测、睡眠检测、信息提醒、久坐提醒等。,但没有其他创新功能。
目前,智能手环产品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问题,即不能真正为消费者提供解决方案。“我认为可以使用智能手镯,例如睡眠检测和步幅检测。虽然我可以记录我的日常数据,但我不能帮助我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许多消费者都这么认为。
正因为如此,智能手镯一直被视为“鸡肋”产品。虽然它的用户范围很广,但仅仅让用户形成日常生活用品的概念是不够的。
差异化成为增长的关键
对于日益同质化的智能手镯,细分产品已经成为推动销售的突破口。
长期以来,智能手镯主要为人类健康做各种数据统计,却没有直接关注用户的痛点,即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随着对日常旅行的重视,制造商开始改善他们在互动功能方面的体验。
以小米的nfc版mi band 3为例。支持164个城市的公交ic卡,实现移动充值等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出行生活。
据了解,mi band 3的普通版本早在今年5月就已上市,但nfc版本一直推迟到现在。当时代财经询问小米延迟发布该版本的原因时,对方尚未回应。然而,从市场反馈来看,许多消费者对具有nfc功能的智能手镯的认可度较高。
“nfc智能手环可用作城市公交卡,它还支持公交账户充值支付。你只需要开车或乘地铁刷你的手镯。”一位了解智能手镯产品的消费者向时代财经指出。
此外,注重防水性能、跑步甚至日常佩戴的智能手镯也随着市场需求而出现。例如,光辉公司最近发布了光辉手镯4,它主要用于50米的防水使用,可以自动识别游泳的泳姿和泳姿;荣耀手环4跑步版专注于跑步定位,可以监控跑步姿势,并针对跑步姿势问题给出科学的运动建议。
洪世斌认为,为不同人群开发细分产品将使智能手镯的定位更加清晰,这将对行业洗牌以及制造商和消费者起到积极作用。
市场研究机构高德纳(Gartner)预测,2021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5亿台,总收入将达到550亿美元。尽管增长速度已经放缓,但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前景依然明朗,智能手镯仍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
摆脱早期的恶性价格竞争和产品同质化。如果智能手镯产品能够实现差异化竞争,它们将迎来新一轮的空增长空间。
标题:红利过后增速放缓,智能手环如何不再“鸡肋”?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