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4字,读完约3分钟
9月20日,精准扶贫论坛暨国际公益峰会在深圳召开。通过国际对话、跨境联动和行业联动,论坛提升了慈善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反映了中国在消除贫困等可持续发展重要问题上的创新实践,展示了中国政策和中国智慧在推动全球减贫中的重要作用,为全球减贫做出了贡献。
民政部副部长詹成富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整体发展规模、社会参与程度、慈善组织建设和法治建设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据中国慈善总会统计,2017年,中国全社会慈善捐赠总额达到1499亿元。截至去年年底,民政部门已对3165个慈善组织进行了认证和注册。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总数超过7643万人。未来三年,约有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各种慈善力量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积极履行自己的宗旨和使命,把扶贫攻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一是团结创新,推动新时期慈善扶贫;二是注重精准,在贫困地区推广慈善资源和精准联系;三是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指出,中国的扶贫成就离不开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广泛参与,民营企业作为扶贫的重要力量,已经表现出应有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如何引导民营企业全力以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贫困,已成为“企业帮村”行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人民日报》副主编卢新宁在讲话中就如何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用宣传贯彻中央精神的“深度”来校准扶贫的“精度”,在未来三年内实现3000多万人脱贫。这个目标不小也不困难,将来遇到的越多,骨头越硬越难;第二,用反映扶贫一线希望的“人心”凝聚努力工作的“决心”。在推进这一事业的过程中,既要解决实际问题,又要解决思想问题。主流媒体应该更加自信,凝聚人心,温暖人心,同心协力;第三,要把各方支持的“合力”转化为一颗心的“驱动力”。准确扶贫,要坚持社会动员,团结各方力量,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的格局,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互动,实现产业扶贫、特殊扶贫和社会扶贫的联动。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庆平就如何克服困难,夯实基础,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我希望词展成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大舞台”;第二,希望社会力量成为帮助贫困地区的“新生力量”;第三,我们希望社会组织在扶贫中打更多更好的“公益牌”。
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如桂表示,下一步,深圳将进一步聚焦精准扶贫,深化与其他省市的合作,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重德善行的社会风气,动员更多的慈善资源如爱心企业、非营利组织等投身于精准扶贫,促进人才、技术、资金、服务等资源与扶贫项目的深度对接。推进教育、卫生、工业、科技、生态扶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做出新的贡献。
标题:凝心聚力 创新推动新时期慈善扶贫工作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9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