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59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记者赵萌
今年的“双十一”,天猫仅用2分05秒就完成了100亿元的营业额,明显快于去年同期的3分01秒。毫无疑问,在一年一度的网上购物“盛宴”背后,金融基础设施的保障是不可或缺的,而支付在消费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对于消费者来说,今天的支付体验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不可想象的。改革开放40年来,从“票券支付”到“现金支付”再到“刷卡”,到现在,作为商业活动的最后一个闭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一系列与移动支付相关的标准,如《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技术框架》和《基于声纹识别的移动金融安全应用技术规范》。行业分析师认为,技术支持的移动支付标准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支付体验。
从购票到移动支付
1955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全面推行粮票,开启了39年的票券经济时代。作为一种实物证券,票据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支付工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商品市场逐渐活跃起来,一度严格的票制逐渐放松,直至粮票退出历史舞台,现金支付成为主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银行业进行了重大改革——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改革股份制,加快金融创新,完善监管体系。
20世纪末,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催生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网上购物成为消费者的主流购物渠道,对网上支付的需求迅速扩大。
1999年,移动支付开始在中国萌芽,中国移动与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合作。,并在广东等省市启动了移动支付业务试点。随后,智能手机的兴起促使商业银行纷纷推出手机银行。2005年,交通银行在中国推出了第一个手机银行的wap版本。
然而,早期主要由银行和运营商推动的移动支付普及缓慢。直到第三方支付机构进入移动支付市场并带来“鲶鱼效应”以及2012年央行正式发布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国内商业银行的移动支付业务才真正开始加速。
从“压卡支付”到“非感应支付”
肖佳出差半个多月回到家,周六早上醒来,想起冰箱里的空空,于是他在手机银行应用的外卖区点了一份早餐,并在银行的电子商务平台上买了一些牛奶和零食。这时,手机银行应用推出了一个提醒,
这是当今移动支付的真实写照。对于普通人来说,“支付”不再依赖现金或银行卡,“非感应支付”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今天的高科技支付方式如二维码、闪光支付、指纹、虹膜等相比。,在早期,银行提供的唯一非现金支付工具信用卡需要通过“压卡”来完成交易:将信用卡放入“压卡机”中,该机覆盖有多个具有复印功能的空白卡交易订单,然后强制覆盖。经过核对后,收银员通过收单银行手动获取交易的授权号码,并在签名上说明交易的时间和金额,最后让持卡人确认并完成交易。可以看出,当时的信用卡支付非常繁琐费时。
如今,“扫”这个词高度概括了我们今天的支付生活。在越来越多的生活场景中,只需拿出手机就可以完成支付,不用找钱,既方便又安全。从“压卡支付”到“非感应支付”,银行如何将其基础产品和服务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必须提到一个重要因素——场景。事实上,正是金融和场景的互联以及银行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开放共享为银行用户创造了细致的服务体验。
例如,民生银行充分利用指纹、人脸、虹膜、声波等新技术,率先测试指纹支付和首款在线虹膜支付。与此同时,我行第一批在中国推出了一系列新型智能可穿戴移动支付产品,结合中国银联的“云闪支付”解决方案,采用非接触支付技术实现“用手腕支付”,进一步提升移动支付的灵活性。
同时移动支付远程近场部队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主流移动支付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银行卡的nfc支付产品,另一类是基于网上交易开发的二维码支付产品。前者已被商业银行深入培育多年,而后者则由第三方支付机构推出,并在线下市场迅速传播。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二维码支付的持续升温和监管政策的逐步明确,商业银行和银联在积极发展nfc支付的同时,也开始积极部署二维码支付,从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形成了“正面对抗”。
今年,民生银行继续提升手机银行扫描码支付的客户体验,并在民生手机银行应用主页上突出“扫描”和“收发”功能,让客户更快地使用扫描码支付;民生银行的I/ii账户和信用卡完全支持银联手机支付和二维码支付。目前,民生银行已经打造了全功能支付产品“民生支付”的品牌,并构建了一个方形视图、多渠道、全账户的移动支付产品系统。中信银行推出的“异地支付”产品包括二维码支付、nfc支付、全网跨行收购等子产品。
据易观国际智库今年6月发布的《2018年中国智能支付终端行业专项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整体交易规模达到208%的增长率,银行业移动支付业务也实现了稳步发展。根据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系统运行总体情况》,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移动支付业务109.63亿元,总额70.82万亿元,分别增长17.84%和16.76%。
标题:“花钱不见钱”:支付方式见证时代变迁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11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