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青在线”, 在这里您可以阅读到国内以及国际发生的实事资讯,让您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这个世界。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 沿海地区污染物“排海工程”浩大

    沿海地区污染物“排海工程”浩大

    记者获悉,我国海洋污染形势严峻,一些地方陆源污染超标排放问题依然突出。由于入海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低于陆地,许多沿海地区都有巨大的“排海工程”。20年后,新一轮海洋环境

    2020-07-25 207人阅
  • 水专项研究成果助力滇池生态修复

    水专项研究成果助力滇池生态修复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滇池治理加快,水质稳定改善,滇池由治污型湖泊向生态修复型湖泊转变,迫切需要大规模生态修复技术的支持。“十一五”期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

    2020-07-25 171人阅
  • 人在园中 园在城里

    人在园中 园在城里

    芦苇摇曳,流水潺潺,树木环绕。走在成都新川湿地公园,即使在冬天,你也能感受到绿色。“燕价值”与“内涵”在园区内共存,利用湖泊、湿地、水池等多种水生态系统,实现“渗

    2020-07-25 195人阅
  • 卡拉麦里山保护区内油井已全部拆除

    卡拉麦里山保护区内油井已全部拆除

    日前,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油田停产整顿工作初步通过自治区专家组联合验收,包括沙北油田在内的三个井区的284口油井被关停并拆除,修复面积达35.2万平方米。这意味着保护区

    2020-07-25 135人阅
  • “三道防线”清洁小流域

    “三道防线”清洁小流域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理念、措施和管理体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其中,“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实

    2020-07-25 84人阅
  • 太湖渔港村开展“渔民垃圾上岸”活动

    太湖渔港村开展“渔民垃圾上岸”活动

    “渔民和兄弟们齐心协力,把船上的生活垃圾和生产过程中在湖底捕获的塑料、金属和其他物品运上来,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使太湖的水变得更清洁,使饮用水变得更多。”江苏省苏

    2020-07-25 132人阅
  • “天观地查”监管水土流失

    “天观地查”监管水土流失

    水和土壤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资源。然而,随着各种资源的开发、工矿企业和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土地、森林和草地植被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被占用、干扰和破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

    2020-07-25 161人阅
  • 近3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长10%以上

    近3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长10%以上

    "自冬天以来,在村子附近看到的藏羚羊和斑点鹅明显增加了."西藏自治区贡嘎县东大乡吉琼村村民丹增说。藏原羚和大雁一样,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吉琼村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最

    2020-07-25 224人阅
  • 生态修复 大地更美

    生态修复 大地更美

    土壤侵蚀是中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在黄土高原。本世纪初,中国开始通过生态恢复来加速水土流失的防治。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开展了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保护

    2020-07-25 208人阅
  • 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 湖北守护一江清水东流

    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 湖北守护一江清水东流

    保护饮用水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也是湖北省十大长江保护战役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湖北省同时采取了多项措施,正在全面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日前,笔者来到荆门、仙桃、咸

    2020-07-25 157人阅
  • 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怎么打?

    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怎么打?

    2018年11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了《渤海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鉴于行动计划的背景、目标、任务和思路,生态环境部负责人回答了记

    2020-07-25 129人阅
  • 2018年度广东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任务完成

    2018年度广东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任务完成

    记者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随着揭阳市尚平村污水收集处理工程的完成,生态环境部评估的省级饮用水源环境问题年度整治任务已在广东省完成。 据调查,2018年广

    2020-07-25 225人阅
  • 南沙群岛生态保护修复设施启用

    南沙群岛生态保护修复设施启用

    为了加强南海生态保护,履行空陆地生态保护和恢复的责任,中国在南沙群岛、朱碧礁和恶作剧礁建设了生态保护和恢复相关设施,并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开放。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南沙群

    2020-07-25 128人阅
  • 陕西珍稀动物频频入境 生态系统持续修复

    陕西珍稀动物频频入境 生态系统持续修复

    近年来,陕西省加快了生态恢复,实施了重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自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如大熊猫、朱鹮和豹子频繁出现,它们的数量也

    2020-07-25 144人阅
  • 河长制,关键在“河长治”

    河长制,关键在“河长治”

    “到2018年底全面建成河流长度体系”,这是2016年底《关于全面实施河流长度体系的意见》发布实施时明确提出的目标。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河道主管制度,各级

    2020-07-25 169人阅
  • 从修复到完善 多种珍稀生物重返滇池

    从修复到完善 多种珍稀生物重返滇池

    滇池污染后,昆明人一直在偿还“环境债”。 十多年前,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湿地”的概念。当时,恢复滇池周边生态和建设湖滨生态被列入滇池治理的“六大工程”,成为滇池保

    2020-07-25 90人阅
  • 宁夏规范准入管理 保证土壤环境安全

    宁夏规范准入管理 保证土壤环境安全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以下简称《计划》),宁夏将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坚决遏制土壤污染事故发生作为底线目标,重点抓好农用地分类管理和污染耕地

    2020-07-25 221人阅
  • “河长有压力,治河才有动力”

    “河长有压力,治河才有动力”

    书记此举,下面的河流都感到“压山”。“一号”在河上巡逻,从而发挥鹅的作用 公示语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水质不好,群众会对河道主管有意见;当发现问题时,群众也会主动举报和

    2020-07-25 143人阅
  • 小秦岭生态修复的启迪

    小秦岭生态修复的启迪

    雄伟的小秦岭历史悠久。近日,《河南日报》发表了《还绿——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山环境整治与生态恢复报告》,将退耕还林、还山还草的壮丽故事尽收眼底。它是推进绿色发

    2020-07-25 224人阅
  • 林芝发现三千多岁巨柏

    林芝发现三千多岁巨柏

    巨大的柏树。记者琼于照片 在西藏林芝“小江南”杨妮河附近的巴戟区西南坡,有10公顷近千户多代巨柏家族。家庭中的“年轻一代”只在春秋两季出生,而“年长一代”已有几千年的

    2020-07-25 198人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