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污染治理:全方位 无死角
从大江大河到小河流,从农村到农村,近年来,中国水污染防治取得了五大突破:城市黑臭水处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与修复、水源保护、农业和农村污染控制。 宜昌市晓亭区是
2020-07-23 91人阅 -
以绿为“底”筑梦生态小康
7月29日,在范县陈庄镇的中原荷花园,一幅自然的生态画卷:荷叶和荷花在无尽的水面上交错,无尽的游客陶醉其中,小船摇摆不定;市一级的鸟类自然保护区就坐落在这里,白鹭不怕生
2020-07-23 208人阅 -
助推环保企业走去出 服务绿色“一带一路”
“国际河流开发与保护是同步进行的,推动中国环保企业“走出去”,服务绿色“一带一路”是十分必要的。”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所所长胡金明1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20-07-23 98人阅 -
生态汇川的绿色路径
会川区莲花山公园风景宜人。 2017年9月,汇川区被环境保护部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省级生态县(区)”称号。 在这两项荣誉背后,汇川区委区政府坚持发展与生态两条底
2020-07-23 167人阅 -
江西 红线划得实带着电
翻开江西省生态红线圈定图,呈现“一湖五河三屏”的生态安全格局。红线像张开的手掌,鄱阳湖像红色的手掌。分布在“五河”(指赣江、抚河、新绛河、饶河、何秀河)源头的红线区
2020-07-23 92人阅 -
守住生态红线,放飞绿色梦想
七月盛夏,位于江苏省泗洪县的洪泽湖,水清岸绿,鱼浅底浅,游人如织。泗洪县作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之一,坚持“生态立县”,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以
2020-07-23 229人阅 -
从脆弱生态到满眼皆“绿”
游客参观安顺市黄果树瀑布风景区(6月5日摄)。杨文斌 日前,在巴林举行的第42届世界自然遗产大会传出消息,贵州范静山被列为中国第53、13届世界自然遗产。 迄今为止,贵州是中国世
2020-07-23 228人阅 -
呵护母亲湖,守望绿家园
“鱼游,鸟飞,海豚跳,洞庭之上的天是蓝的,水是蓝的,我家乡的环境越来越好了!”盛夏时节,深圳的几位外国朋友和岳阳江豚保护协会的志愿者在洞庭湖搜寻江豚,不禁赞叹不已
2020-07-23 100人阅 -
【倾听新疆】大美新疆 再绘绿色画卷
这条路从塔河尽头的泰提马湖穿过湖泊 新疆继续向塔里木河下游实施生态调水,防止沙漠风沙化。现在,塔河两岸的胡杨又恢复了生机,沙漠变成了一个富饶的果园。伟大而美丽的新疆
2020-07-23 138人阅 -
汛情紧要时 防灾松不得
图为湖北宜昌三峡大坝打开闸门,帮助应对今年长江第二次洪水。张国荣 制图:蔡华为 7月下旬,中国的防洪工作进入了一个关键时刻。据史料分析,“七降八升”,即7月下旬至8月上旬
2020-07-23 186人阅 -
宜昌 江岸复葱茏
奔腾的长江从三峡一路流出,孕育了三峡之珠——湖北宜昌。 沿着长江走进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工业园,沿着河堤看去,工人们正在带着热量拆除热电厂的设施,四个排污口已经被水泥
2020-07-23 208人阅 -
中国石化为一带一路建设加油
6月30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承建的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油厂三期石油深加工项目全面竣工。作为中石化参与国在“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项目,该项目首次实现了中国炼化工程设计技术
2020-07-23 144人阅 -
让水源地干干净净
“在厦门市同安区汀溪水库附近的村子里大约有510个居民,生活污水需要处理。整改情况如下:正在建设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总规划140.4万元,目前正在推进...“这是福建省饮用水
2020-07-23 117人阅 -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阳春属于广东的一个欠发达地区。虽然经济基础薄弱,但它也留下了一个到处绿水青山的原生态环境。地
2020-07-23 197人阅 -
“一带一路”促进绿色发展
环境保护是全球关注的话题,发展与环境保护往往是一对矛盾。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突出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的
2020-07-23 160人阅 -
生态水滋养1500万亩胡杨林
夏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巴楚县克尔盖胡杨林区热浪滚滚,但树木依然充满活力。一条河流蜿蜒流入林区,水面波光粼粼。在整个塔里木河流域,由于生态水的滋养,胡杨林正在大
2020-07-23 222人阅 -
“在湖州 看见美丽中国”举行发布会
20日下午,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发布会“在湖州看美丽的中国”在湖州广播电视总站举行。 据悉,公益广告电影《在湖州看美丽的中国》是由著名导演高晓龙执导的。围绕湖州生态文明
2020-07-23 118人阅 -
南水,滋润北方30条河
制图:郭翔 调水不仅保护了供水,也保护了生态。记者从水利部8月2日召开的通气会上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成了第一次生态补水。今年4月13日至6月30日,河北、河南、天津共获生
2020-07-23 114人阅 -
让黑臭水体无处容身
制图:蔡华为 团花涌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是海珠湿地二期和三期的主要支流。过去,周围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大量排放,河流又黑又臭,让居民苦不堪言。然而,经过一些处理,土华
2020-07-23 105人阅 -
温暖“一带一路”
自五年前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中央企业遵循共建、共建、共享的原则,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始终严格依法诚信经营,坚持本土化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切实履行社
2020-07-23 109人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