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11字,读完约7分钟
我们的记者赵萌
近日,央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2017年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基本金融服务已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银行结算账户和银行卡的使用已广泛普及。对普惠金融的信贷支持稳步增加,信贷壁垒有所改善,但某些领域的信贷支持需要加强。
事实上,中国的普惠金融近年来稳步发展。这可以从银监会近日公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中看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为32万亿元,同比增长7.3%;小微企业贷款(包括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32万亿元,同比增长13.1%;信用卡消费贷款和经济适用房项目贷款同比分别增长31.1%和44.4%,分别比各类贷款平均增速高出19.4%和32.6个百分点。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技术的浪潮下,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银行业机构普惠金融的发展模式。“现在那些得到‘草根’的人得到了‘世界’。”建行普惠金融部负责人张卫中表示。
银行仍然是居民获得贷款的主要渠道
报告称,目前银行仍是居民获得贷款的主要渠道,银行以外的机构和平台是居民获得贷款的重要补充。值得注意的是,农户和小微企业信贷贷款的比例持续上升。截至2017年底,农民信贷占比达到15.01%,比上年末提高1.96个百分点;小微企业信贷占比13.72%,比去年底提高1.54个百分点。
事实上,农户和小微企业信贷比例的不断提高,与小微信贷需求的准确对接和普惠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密切相关。
例如,最近,招商银行推出了一系列包容性金融创新产品,如“个人税收闪电贷款”、“诚信纳税贷款”和“网上开户”。据介绍,“个税闪贷”是在招商银行“闪贷”平台上访问个税数据后开发的全行消费信贷产品。任何正常缴纳个人所得税且信用记录良好的自然人都可以享受零信息、纯信用、无担保的信用服务。当用户申请网上理财时,他们最早可以在60秒内成功申请到最高30万元的个人无担保纯信用贷款。除了享受7×24小时网上贷款的便利外,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还款方式。
“在万亿贷款中,目前平均贷款期限只有48天,27%的贷款不到7天。去年年底,各类产品的不良率控制在0.64%,远低于银行业的平均水平。”在最近举行的“中国普惠金融创新与发展峰会”上,伟忠银行行长李南青表示,技术创新是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据介绍,伟众银行采用开源技术,按照分布式架构搭建技术平台,构建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系统,支持上亿客户和高并发交易,大大降低了账户运营和维护成本,为公众服务成为可能。
以“数”实现“普遍利益”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强调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迅速,但“数字鸿沟”现象值得关注。自20国集团杭州峰会正式提出“数字普惠金融”概念以来,银行业机构以“数字”为手段,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一个重要方向。
业内人士认为,数字普惠金融是金融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也是技术创新金融的突出表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数字化发展普惠金融,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创造出全新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从招商银行了解到,未来,该行将把小额金融作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充分结合自身金融技术优势,打造普惠金融数字化差异化发展的典型样本。
据了解,目前,招商银行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客户服务模式和产品流程体系,并建立了普惠金融服务“五专”运行机制:一是专业化综合服务;二是专项统计核算,根据个体经营品种对小微企业进行独立核算;三是专业化风险管理;四是专项资源配置,在零售信贷总体规模预算中,小额贷款和小额贷款的规模预算分开列出;第五,特殊差异评估。
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三农金融部总裁邵智宝近日表示,本行将从提升渠道布局、提升运营模式、提升产品模式、提升风险控制手段四个方面着力打造邮政储蓄银行数字普惠金融。“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加大了网上产品的开发力度,利用外部大数据通过互联网开发了许多网上产品。通过互联网数据,可以对客户进行有效的评级和评级,可以实现网上信贷和网上贷款,可以在同一天提出申请和贷款。”邵至宝说道。
“过去,大型银行习惯于大型项目和大型行业,它们习惯于为大型企业服务。但现在我们应该看到广阔的包容性市场及其巨大的金融需求,我们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关注中小企业。转移。”张卫中表示,目前,建行已将普惠金融提升为全行战略,下一步将全力以赴做好普惠金融。
一些领域的信贷支持需要加强
《报告》指出,从报告角度看,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存在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金融素养有待提高、业务可持续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尤其是在偏远地区。金融服务仍需加强;消费者权利保护面临挑战;需要改进与包容性金融相关的支持政策和机制;对创新和创业以及弱势群体的财政支持不足;应重点关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风险防范和其他问题。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主席潘光伟持有类似观点。他认为,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面临三大挑战:“如何保持商业可持续性,金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有待改善,金融消费者教育有待加强。”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有待改善."潘光伟表示,信贷信息分散、分散,外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不完善,许多领域立法缺失或层级不足,部分担保融资创新缺乏配套机制,使得小微企业、“三农”、贫困人群等普惠金融重点客户面临信息、信贷和担保不足等融资障碍,银行业成本高、风险高,内部为其提供服务的动力不足。
《报告》特别指出,“对普惠金融的信贷支持稳步增长,信贷壁垒有所改善,但某些领域的信贷支持需要加强。”事实上,目前,在监管部门努力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的同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加银行信贷供给”已经开始在7月份的金融数据中反映出来——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45万亿元,同比增长6278亿元。业内人士认为,政策推动是有效的,银行的信贷供应能力和意愿得到增强。
“在下一阶段,随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相关政策的逐步实施,银行机构将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更好地解决“三农”、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文彬说。中泰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戴志峰预测,未来银行信贷投资将主要集中在高档基础设施和小微企业,小微企业融资将超高速增长,贷款类型主要为3-6个月流动性贷款。
标题:银行布局数字普惠金融热度不减
地址:http://www.boaoxuexiao.com/bqxw/7811.html